容乃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朗朗乾坤,季通必然不能以武犯禁。不談雙拳難敵四手,帶著一個累贅他怕是跑都跑不脫。
馬車進了府衙周遭後警備力量反而小了,季通發狠,他乾脆敲暈了班頭,未等馬伕開言,扛著那暈厥的班頭抓著何公子就往大院裡衝。
電光火石之間他已經理清了思路。同這班頭去後衙是萬萬不能,這政院的辦事卻拿著兵部的公文。能不能保住這何公子性命是兩說,那文書可是實打實。進了後衙怕是他自己都要受官家炮製,等少爺來救,當真落了下乘。
如今唯有將所有事情都交於檯面上,莫要給人留了口實。也剛好把那兵部差政院辦事的齷齪挑開。
他扛著那班頭領著何公子來至衙門公堂之間,不過幾步路。周遭不少捕快驚訝地盯著他們,一時間瞠目結舌。
公堂裡頭偌大的鳴冤鼓被一塊紅布蓋著,算得上乾淨整潔。季通從橫樑上取下鼓槌,扯了紅布。
公堂本就有擴音之能,聲音彼此干涉,再因為空蕩產生混響。門外的院子又是釋放聲音最好的場地。所以鼓聲傳遍了四方。
何玉常被鼓聲震得心肝亂顫,季通敲得臂膀發麻。
咚咚鼓聲驚醒了那些隨同的差人,他們趕忙上前阻攔。
裡間匆匆走出來一個錦服官員,他瞪著捶鼓的季通喊道,“這鼓為何而擂?”
暫且叫它鳴冤鼓,因為它百年來也都算擺設。升堂擂鼓這是傳統,但如今已經不用。眾人皆以為是個裝飾物件,算是威嚴的象徵。
如今報官報案,府衙裡有專門門廳接待。護城大陣之下,街面行為一舉一動全在監察之內。律法明晰,檢舉揭發亦要證據充分。這鳴冤鼓一敲就要接案的時代,怕只在文章裡了。
鼓聲隆隆,空曠的街面迴盪許久。
季通把那鼓槌一丟,張大了嘴巴喊著,“某家有冤,走那門子怕是來不及。某家不是你週上國人,那鴻臚寺走程式不知何年何日……”
那錦服官人咳嗽一聲,想了想,“本官乃是本府通判,你欲狀告何人,有何冤情。”
季通冷笑一聲,嘿,“某家奉命照顧這弱年,結果上了馬車被人賣了。某家肩上這昏死的班頭卻早早就在村口候著。你這通判說說這裡有多少貓膩。”
何公子被季通扯到身前的時候還沉浸在那隆隆鼓聲之中。雖然震耳欲聾,但這鼓聲當真振奮人心,他熱淚盈眶,腔子裡的血都沸騰了。他深呼吸,對那通判深深作揖,“小人也非週上國人,來此探親不料下船後被歹人謀害。”
通判上下打量著何公子,眼中是道不明的意味。沉吟一下,他呵笑道,“探親?非是歸鄉?”
何公子故作鎮定,“是探親,非是歸鄉……”
通判點點頭,“好吧。你等擊鼓,如此莫大冤情非堂審不可。如此便隨我去律堂問明。”
季通左右看看,拱手道,“全憑大人吩咐。”
說罷一行人穿過庭院,來至那府衙律堂。律堂高掛匾額,《公正無私》。
那通判走至案桌之後,啪地拍響醒木。“宣,鳴冤者上前來報。”
門外捕快呼道,“宣,鳴冤者登堂。”
季通挽著何公子緩緩邁過門檻,裡頭敞亮明淨。於左是書記,於右是監察言官。裡面的文書先將二人引至訴訟位。
書記言明瞭時間地點,問清了狀告何人。
通判心中已有定論,既然那報案的說被人賣了,那便按著人口買賣來審。多了也一概不問。
正當此時,院裡的知州提著衣裳下襬匆匆趕來,趴在後門簾子後頭撩開一角靜靜觀察。
堂內問清明細,那通判調來了城中監察巡捕。檢查巡捕也在這府衙裡,只是外頭的人通傳一聲那人便到。通判聽了那巡捕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