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年輕人見是越國公府的車駕,便下牛參拜:“晚生京兆李密,拜見越國公。”
楊素又問:“你手中所持何書?”
李密答道:“晚生正讀〈項羽傳〉。”
楊素喃喃唸了兩聲〈項羽傳〉,再問:“為何讀〈項羽傳〉,不讀〈項羽本紀〉?”
李密答道:“項氏起於隴畝,三年之間,將五諸侯滅秦,分封王侯,政令鹹出,號為西楚霸王。
項氏經營天下,達五年之久,所以太史公為之作〈帝紀〉,而不入〈列傳〉。
太史公以一介炎漢罪臣,謂項氏為帝舜苗裔,又贊之曰: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此等膽略見識,豈是班蘭臺能與之匹儔?晚生讀〈項羽傳〉,益發欽佩太史公見解超群。”
《史記的體例,〈本紀〉以敘帝王,〈世家〉以記諸候,〈列傳〉以志人物。
而從《漢書開始,史書就只有〈本紀〉、〈列傳〉,沒有〈世家〉了。
司馬遷為項羽作〈本紀〉,乃是正式將他列入帝王的位階。
楊素問為何不讀〈項羽本紀〉,李密便引〈項羽本紀〉中的文句答之。
非但巧妙地辯駁自己並非不讀〈項羽本紀〉,更將司馬遷與班固作成比對,闡釋讀《漢書項羽傳之後,才益發欽佩《史記項羽本紀的見解超群。
班固著《漢書時任蘭臺令史,後人將他的文賦輯為《班蘭臺集。
李密稱班固為“班蘭臺”,隱含自己也曾讀過《班蘭臺集之意。
楊素是何等人物,自然領會李密言語之中的種種機關,不禁對他大為讚賞,將他帶回府中,讓他輔佐楊玄感。
李密本以玄邃為字,因為重了楊氏兄弟的名諱,便另以法主為字。
李藥師巧計,將李密薦入越國公府,自己卻仍在宮廷任職。
楊廣覬覦大位日久,奪嫡的過程中為得父皇母后之心,委實屈意承歡,將自己的聲色物慾竭力隱藏,未免痛苦不堪。
如今既登大寶,當然要恣意補償。
李藥師侍衛皇帝身邊,將楊廣的所作所為看得格外清晰。
楊廣嗣位不久,便聽信術士之言,認為長安不利於己,於是遷居洛陽。
為鞏固洛陽防務,他徵調數十萬民夫,在洛陽城外挖掘環城壕溝,沿線設定關防。
次年改元大業,又命宇文愷在舊洛陽城的西方修築新城,其規模與楊堅時代所建的大興城,也就是後世所稱的唐長安城相仿。
參與此項工程的民夫,每月多達兩百萬人。
新洛陽城建成之後,便是隋帝國的東都。
相對於東都,長安被稱為西京。
楊廣又命宇文愷在洛水之上建造苑囿性質的顯仁宮,其工程與修築東都同時進行,遠自江南征調奇材怪石,由邊陲輸入珍禽異獸,從各地蒐集靈花芝草。
同年又建西苑,以人工築山掘海,在海中山上廣置樓臺宮殿。
楊廣於月明之夜攜數千宮人漫遊苑中,御筆親譜〈清夜遊曲〉,命隨行宮人乘馬吹奏,以助遊興。
隋代最著名的運河工程也同時進行。
運河的開鑿始於文帝,當時開廣通渠以利關內與關東之間的漕運。
鑿成之後京師長安與東方各地的交通大為改善,長安在唐代成為全世界最偉大的城市,廣通渠厥功甚偉。
楊廣繼續開鑿運河,為的卻是遊樂。
此年開通濟渠及邗溝,起於西苑,東入黃河,再南接淮水,通往江都。
運河寬四十步,兩岸築有御道,遍栽楊柳;沿途並設離宮四十餘處,單是這項工程,前後便徵用民夫達百餘萬人。
運河既然鑿成,楊廣便攜帶數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