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藥師心中暗歎一聲,說道:“《孫子有言: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此時他深深一揖:“尚望殿下體察。”
只因前此接連數戰,全都疾速獲勝,李孝恭這時不免有些輕敵。
他只對李藥師笑笑,留這位李世民欽佩的“天下第一將才”、日後溥天景仰的“戰神”、“軍神”,領海鶻精銳泊於大江南岸壓陣,自己則率大軍鉅艦出擊。
果如李藥師所料,蕭銑諸軍奮力死戰。
李孝恭不敵,敗退下來。
蕭銑獲勝,諸軍伺機乘舟收掠遺在江中的軍械,人人扛負錙重,絡繹奔忙。
李藥師見對方舟楫紛亂,當即一聲令下,麾師進襲,大破散亂於江中的梁軍。
李藥師率海鶻精銳乘勝追討,李孝恭則率大軍緊隨其後。
唐師直抵江陵,登陸屯營。
休整之後繼續進攻,擊破蕭梁數字驍將,俘獲甲卒四千餘人。
接著拿下水城碼頭,擒獲舟艦無數。
李藥師請李孝恭將所獲舟艦全數散入江中。
諸將不明所以,紛紛反對:“破敵所獲的軍資,自當為我所用。如今散入江中,豈非又入敵軍之手?”
李藥師耐心解釋:“蕭銑所轄南出嶺表,東據洞庭,地域極其廣袤。我軍遠從夔州而來,懸軍深入,如果不能迅速攻破江陵,一旦對方援兵抵達,便使我軍前後受敵,進退兩難。待得那時,縱擁舟楫又有何用?不如將船艦散棄江中,使其塞江而下,讓蕭銑援兵見到,必以為都城失守,不敢輕進。如此往來覘伺動輒旬月,恰予我軍時機,將待援的江陵取下。”
這類疑兵之計,古今中外用之多矣。
然以如此鉅額的軍資誘敵,只怕除這位曠世僅見的李神驗藥師君之外,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李孝恭前戰未聽李藥師建言,結果失利。
此時決定遵從長者、智者之議,將擒獲的梁軍舟艦,全數散入江中。
果如李藥師所料,蕭梁各路援軍見到江中舟艦散棄,以為江陵失守,不敢貿然前進。
李孝恭、李藥師勒兵包圍江陵。
蕭銑內外阻絕,難以決定是戰是降,便與岑文字商議。
岑文字認為當以百姓福祉為重,諫請出降。
蕭銑接納其議,對群臣說道:“上天不助蕭梁,國祚不可復持。若必待力屈,則百姓受難。奈何以我一人之故,陷百姓於塗炭乎!”
於是設定太牢,告祭太廟,隨後下令開門出降。
守城將士、江陵士庶羅列道途,跪拜涕泣。
蕭銑率群臣緦縗布幘,來到李孝恭軍門拜詣:“當受死者惟我蕭銑一人,百姓無罪,願莫戕殺。”
於是唐軍進入江陵,諸將準備大肆劫奪。
岑文字雖為待罪降臣,只因心存故國生民,悃悃進言:“江南之民,隋末以來便困於虐政。其後群雄爭鬥,今之倖存者皆是鋒鏑之餘,跂踵延頸以望真主。如今蕭氏君臣、江陵父老決議歸附,實乃期盼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唐軍倘若縱兵俘掠,致使士庶失望,只恐自此以南,無復向化之心矣!”
《十策的第二策“勤產厚積”微言大義,李藥師已論及,“我軍一旦取下蕭梁,今日蕭銑之臣民,即是我大唐之臣民”,李孝恭自然清楚。
此時聽岑文字所請,當即說道:“自此而後,已往蕭梁之臣民,即是我大唐之臣民,自當嚴禁劫掠,以安生民。”
岑文字感激涕零。
諸將又進言:“梁之將帥,與官軍拒鬥而死者,罪狀甚深,請籍沒其家,以賞將士。”
李藥師則說道:“王者之師,義存吊伐。梁之將帥為其主君作戰而死者,乃是忠臣,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