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與故友楊修的約定,夙願未了的司馬懿! (第1/3頁)
浮生WX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由此可以看出那時的他還是打心眼裡看不起篡奪漢室權柄、玩弄漢室天子於鼓掌之間的曹氏的,
畢竟他司馬氏世代受漢室天子的大恩,在漢時進一步發跡,千年世家的地位更加鞏固。
再說他司馬氏是高陽之子重黎的後裔,即夏官祝融。遠古至商朝世代襲承夏官這一職位,
到了周朝,夏官改稱司馬,家世還是很顯赫的,雖不是最頂流的家世,但也是中流偏上的了。
周宣王時,先祖程伯休父平定徐方有功,恩賜司馬為族姓。司馬懿的十二世祖司馬卬隨項羽滅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內,那大概是司馬氏迄今為止最高光的時刻了,
現在回想起來,若是在高平陵那次自己把事情做成了,那司馬家將迎來比楚漢之時更為高光的時刻,
如果將此事做成,這就不僅僅是他自己一個人的榮耀,更將是司馬氏的榮耀,足以證明他司馬懿及他的子嗣是比十二世祖司馬卬更優秀的,也能重現司馬氏的榮光,
畢竟在這個時代只有站在最高處才能完全主宰自己的命運,哪怕是當初在大魏太傅的位置上,幾乎已經處於大魏最高的幾個位置之一了,
也不能將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還要把自己的命運交在大魏帝王、像曹洪、曹子丹、曹爽這樣的大魏宗親手中,畢竟相對於他來說,
那個位子上坐著的人還是更相信自己人多一些,當然這當中曹丕除外,曹丕在時既能駕馭住他,當然對他的信任也是多一些的,
在他身後任命的輔政大臣其中也是有他的,而後面的曹叡任命輔政大臣之時,則是無人可用,才不得不用這樣一個鷹視狼顧之輩。
司馬卬稱王時定都的河內,在漢朝時成為河內郡,之後的司馬家族世代居住在此地,畢竟這是他們的福地,司馬氏可是在這裡稱過王的,怎可輕易捨棄。
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徵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祖父司馬儁為潁川(今河南禹州)太守,
他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雖算不得權傾天下,但是也算得上京師介面上的最高行政長官了,誰人到了京師都要給他幾分面子,
連大漢天子亦是知曉他父親司馬防的名聲,京師的高官、世家也是樂於與他司馬家往來,再加上他司馬家千年世家的名望,
更是有不少人樂意與司馬家交好,當時的太尉楊彪還與他司馬家定有一門親事,可惜後來也因衣帶詔等種種變故而就此做罷了。
司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個“達”字,當時號稱司馬八達。
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裡很忌諱。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的人,必會干預我們的家族之事。
但因曹丕和司馬懿關係很好,總是維護他,而得以無事,於是,司馬懿勤於職守,廢寢忘食,遂使曹操安心。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討張魯,司馬懿隨軍。
他對曹操說:“劉備用詭計俘虜劉璋,蜀中之人還未曾歸附他就又興兵爭奪江陵,這正是破劉的大好時機。
今若在漢中陳兵示威,益州(指蜀地)就會震動不安,再進兵威逼,蜀兵勢必瓦解。趁這個機會,一定能大功告成。
聖人不能違時,也不能失時。”但是曹操卻說:“人苦於不知足,已經得到了隴右,還想得到蜀地,這是人心無足。”
所以沒有聽從司馬懿的計策。既而司馬懿跟從曹操南征孫權,大破孫權,正是因為曹操沒有聽從他的建議,
才給了今日的喪家之犬河內司馬氏一個棲息之地—蜀漢,若是當初曹操聽從他的建議率先佔了蜀地,
那他豈不是隻能選擇向南,去投效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