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小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是一個陽光熾熱的夏日,我跟著年輕的太爺爺一同前往南陽。天空湛藍如寶石,沒有一絲雲彩,驕陽似火,烤得大地發燙。
我們在蜿蜒的山路上艱難前行,突然聽到前方傳來一陣痛苦的呻吟聲。走近一看,只見一位中年男子坐在路邊的大石頭上,面色蒼白,滿臉痛苦。
太爺爺上前詢問,那男子有氣無力地說道:“我這幾日不知怎的,渾身無力,兩條腿像灌了鉛一樣沉重,尤其是小腿,又酸又脹,還腫了起來。這兩天更是連走路都困難,實在是痛苦不堪啊。”
太爺爺仔細觀察了他的面色和舌苔,又為他把了脈,說道:“你這是腎氣不足,水液代謝失常所致。”說罷,太爺爺決定為他針刺治療。
太爺爺讓他先脫下鞋襪,露出小腿。太爺爺指著他小腿內側,內踝尖上 2 寸,跟腱的前緣處說道:“此處便是復溜穴。”
只見太爺爺取出隨身攜帶的銀針,迅速準確地刺入復溜穴。那男子起初還有些緊張,但隨著太爺爺輕輕捻轉銀針,他漸漸放鬆下來。
大約過了一刻鐘,太爺爺拔出銀針。那男子活動了一下雙腿,驚喜地說道:“哎呀,真的輕鬆多了,酸脹感減輕了不少,腿也沒那麼腫了!”
太爺爺微笑著說:“復溜穴乃是腎經之要穴,針刺此穴能補腎氣,通水溼,讓你體內停滯的水液重新流動起來,症狀自然就減輕了。但回去之後,還需注意休息,不可過度勞累。”
男子千恩萬謝,我們也繼續踏上了前往南陽的路途。那一天,我對太爺爺的醫術更加敬佩,也深深感受到了中醫的神奇。
聽太爺爺給我講,“復”有往復、迴歸之意,“溜”有水流、流動之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水被視為生命之源,象徵著生機與活力。腎主水,人體的水液代謝與腎密切相關。當腎的功能失常,水液代謝出現障礙,就如同河流的水流不暢,可能會出現水腫、尿少等病症。
而復溜穴之“復”,意味著讓失常的水液代謝恢復正常,讓水液能夠重新順暢地流動,就像河流回歸其正常的流淌軌道。
從五行角度來看,腎屬水。水的特性是流動不息,若水流停滯,則會導致各種問題。復溜穴彷彿是調節水流的樞紐,當水液停滯時,刺激該穴位能夠激發腎經的經氣,使其重新推動水液的執行,恢復其“溜”動的狀態。
在中醫理論中,腎還主藏精。精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如果腎精不足或腎的封藏功能失常,可能會出現遺精、早洩、帶下等病症。復溜穴能夠“復”其腎之封藏,使腎精得以留存,不再隨意流失。
再者,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與人體的元氣密切相關。當元氣虛弱時,人體容易出現疲勞、乏力、氣短等症狀。復溜穴有“復”其元氣,使其重新充盈流暢之效,從而改善這些症狀。
復溜穴是腎經的母穴,所以補復溜穴,可以補腎。腎的功能正常與否,直接關係到人體的生長發育、生殖功能以及各個臟腑的正常運作。補腎能夠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提高身體的機能。
例如,對於水腫病症,復溜穴之所以能發揮治療作用,是因為它能夠“復”水液之正常代謝,使停滯的水液重新“溜”動,排出體外,減輕水腫。對於多汗或無汗的症狀,復溜穴可以調節汗液的分泌,使汗液的排出恢復正常,實現汗出“復溜”的平衡狀態。
對於尿頻、尿急等病症,復溜穴能夠“復”腎之氣化功能,使尿液的生成和排洩“溜”通有序,從而改善症狀。對於耳鳴、耳聾等與腎相關的病症,刺激復溜穴能夠“復”腎之精氣,使耳竅得以滋養,聽力得以恢復正常。
此外,在臨床應用中,常將復溜穴與其他穴位配伍,以增強治療效果。如與合谷穴相配,可調節汗液;與太溪穴相配,可強化補腎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