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小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我跟著年輕的太爺爺踏上了前往南陽的路途。天空湛藍如洗,微風輕拂,路旁的野花野草隨風搖曳,彷彿在向我們招手。
走著走著,在一個岔路口,我們遇見了一位面容憔悴、眉頭緊鎖的路人。他看上去四十多歲,身形佝僂,腳步虛浮。只見他一手扶著腰,一瘸一拐地走著,嘴裡還不時地發出痛苦的呻吟聲。
太爺爺見狀,趕忙上前詢問。路人唉聲嘆氣道:“我這腿啊,疼了好些日子了。起初只是微微發酸,我沒當回事。可這幾日,疼痛愈發劇烈,從大腿一直蔓延到膝蓋,感覺整個下肢又麻又痛,每走一步都像是有千萬根針在扎,實在是苦不堪言吶!”
太爺爺聽了,神色凝重,開始為他仔細診斷。經過一番望聞問切,太爺爺說道:“你這是經絡阻滯,氣血不暢所致。”
說罷,太爺爺決定為他針刺治療。太爺爺讓路人坐在路邊的大石頭上,挽起褲腿。太爺爺指著他膝蓋上方外側的一處說道:“此處便是浮郄穴,乃足太陽膀胱經之郄穴,位於委陽上 1 寸,股二頭肌腱的內側。”
只見太爺爺取出隨身攜帶的銀針,以精準的手法快速刺入浮郄穴。隨著太爺爺輕輕捻轉銀針,路人漸漸露出了舒緩的神情。
大約過了一刻鐘,太爺爺拔出銀針。路人試著活動了一下腿腳,驚喜地說道:“哎呀,真神了!疼痛減輕了許多,麻木的感覺也沒那麼強烈了!”
太爺爺微笑著叮囑他:“這幾日還需多加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以免病情反覆。”路人連連點頭,對太爺爺千恩萬謝。
告別了路人,我和太爺爺繼續踏上了前往南陽的路。那一路上,我對太爺爺的醫術欽佩不已,心中也默默種下了一顆傳承中醫的種子。
後來聽太爺爺給我講,“浮”字,在中醫理論中,常常表示位置較淺、在上、向外等含義。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浮”也有輕盈、靈動之意,象徵著生命的活力與變化。浮郄穴之“浮”,意味著該穴位所處的位置相對較表淺,氣血執行較為浮淺。這種位置特點決定了其在調節體表氣血、疏通經絡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就如同輕盈的氣流在體表自由流動,為身體帶來生機與活力。
“郄”字,有孔隙、縫隙之意。郄穴通常是氣血匯聚之處,具有較強的氣血調節作用。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孔隙和縫隙往往被視為連線不同空間、傳遞能量和資訊的通道。浮郄穴作為郄穴之一,其氣血匯聚的特點更為明顯,能夠迅速調動和調節氣血,以應對各種病症。
綜合“浮郄”二字的含義,可以理解為在體表較淺位置、氣血匯聚且易於調節的孔隙。這種獨特的穴位特性使得浮郄穴在治療多種病症時發揮著重要作用,且其治療功效也彷彿與“浮郄”之名相互呼應。
當人體出現下肢疼痛、麻木等病症時,就如同氣血在下肢“沉滯”,無法“浮”動自如。而浮郄穴能夠疏通下肢的經絡氣血,使氣血重新“浮”起,流暢執行,從而緩解疼痛和麻木的症狀。
對於腸道疾病,如便秘、洩瀉等,腸道的氣血執行不暢,就像被阻塞的通道。浮郄穴透過調節氣血,讓腸道氣血得以“浮”通,恢復腸道的正常功能。
在泌尿系統疾病中,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反映了下焦氣血的失調。浮郄穴能夠調節下焦氣血,使氣血“浮”順,改善泌尿系統的氣血迴圈,進而緩解相關病症。
此外,浮郄穴在治療一些外感病症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當外邪侵襲人體,導致體表氣血失和時,浮郄穴可以透過調節體表氣血,增強人體的衛外功能,抵禦外邪的入侵,如同為身體築起一道“浮”動的屏障,促進疾病的康復。
浮郄穴的穴名釋義不僅揭示了其在氣血調節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還蘊含著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