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小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清代光緒年間,我跟著年輕的太爺爺行走在前往南陽的蜿蜒小道上。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碧空如洗,道路兩旁的樹木鬱鬱蔥蔥,繁茂的枝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彷彿在向我們招手。鳥兒在枝頭歡快地歌唱,婉轉的歌聲為這寧靜的旅途增添了幾分生機。
突然,前方傳來一陣痛苦的呻吟聲,打破了這份寧靜。我們聞聲加快腳步上前,只見一位路人弓著身子,雙手緊緊捂著腹部,臉色蒼白如紙,豆大的汗珠不斷從額頭滾落,眉頭緊鎖,眼神中滿是痛苦與無助。
“哎呦,我這肚子突然疼得厲害,像是有把刀在肚子裡攪動一樣。”路人艱難地自述著病情,聲音顫抖,帶著深深的恐懼和絕望。
太爺爺趕忙上前,伸出三根手指,沉穩而又精準地為其診脈,隨後又仔細觀察了他的面色和舌苔。太爺爺神情嚴肅,說道:“你這是飲食不節,過食生冷油膩之物,致使脾胃受損,中焦氣滯,脾失健運,胃失和降,從而導致氣機阻滯,不通則痛。”
說罷,太爺爺目光堅定,決定為其針刺太乙穴以緩解疼痛。太爺爺轉頭向我耐心講解道:“太乙穴位於上腹部,當臍中上 2 寸,距前正中線 2 寸。此穴乃胃經要穴,具有調和腸胃、化溼和中之神奇功效,不僅能治療腹痛,對於胃脘疼痛、嘔吐、食慾不振等病症亦有顯著良效。”
只見太爺爺從隨身的醫囊中取出一根銀針,眼神專注而銳利,手指輕輕一捻,銀針便精準地刺入太乙穴。沒過多久,路人原本扭曲的表情逐漸舒緩,緊皺的眉頭漸漸鬆開,腹部的疼痛明顯減輕。
“真是神了!這疼痛居然減輕了許多。”路人驚歎道,臉上滿是劫後餘生的欣喜和對太爺爺的感激,眼神中也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太爺爺微笑著說:“這太乙穴的作用還不止於此。對於癲狂、心煩等神志病症,也能透過針刺此穴,疏調氣機,寧心安神,從而起到一定的調理作用。只要辨證準確,穴位運用得當,中醫之術往往能立竿見影。”
路人感激涕零,連連作揖道謝。我望著太爺爺,心中充滿了對他精湛醫術的敬佩,那敬仰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繼續前行的路上,我暗暗下定決心,要跟隨太爺爺好好學習中醫之道,傳承這救人濟世的偉大本領。
後來我聽太爺爺說,太乙穴,“太”者,至大、至極也;“乙”者,木之柔曲,於天干中象徵生機勃發與蓬勃發展。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太”常被視作極致、至高無上的存在。太乙穴所承載的“太”字,寓意著其匯聚了極其磅礴且雄渾的能量。而“乙”在五行中屬木,與肝相應,主生髮、調達、疏通之契機。
從穴名剖析,太乙穴暗藏與木的條達,生髮有關,所以本穴有著強大的疏通作用,由於本穴在腹部,所以對於腹部經絡阻塞最為明顯。
太乙穴之所以能夠在治療其所主病症時大顯身手,主要歸因於以下幾個關鍵方面:
其一,憑藉其充盈著的強盛疏通條達之意,能夠對脾胃功能進行精妙的調節。脾胃,作為後天之本,承擔著運化水谷精微的重任。一旦脾胃之間因為實邪的阻滯而造成的功能失調,諸如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症狀紛至沓來。此時,刺激太乙穴就如同敲響了振奮脾胃之氣的洪鐘,恰似春風拂過大地,喚醒和疏通脾胃的運化機能,迅速而有效地緩解各種不適。
其二,依託其強大無匹的“太乙”能量,為疏通經絡立下汗馬功勞。當足陽明胃經的經絡氣血執行受阻,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便如陰霾籠罩。而太乙穴恰似一陣強勁的春風,具有衝破經絡瘀滯的威力,能夠如破冰之斧般疏通區域性經絡,讓氣血執行如江河奔騰,暢行無阻,從而使病痛煙消雲散。
其三,胃經的經別循行於心,本穴暗藏木之性,木能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