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烽煙未息戎馬動(節26) (第1/2頁)
做夢小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滱水乃是古稱,綿延流長,在不同的州、縣內都有當地人的叫法。其流經任丘縣段,又叫洋河。
過了洋河上的木橋之後,到束城便是一馬平川,再無河道阻擋。
達裡底過河之後便開始整頓隊伍,在他的命令下,所有遼騎丟棄了之前劫掠來的財物。其中又有二百騎在旁人的幫助下穿上重甲,又給戰馬披上馬鎧。
這是他面對楊家嫡女的依仗,按照臨走時耶律王奴的交代,若是真能困住楊家女,則隨後大遼將會大舉南下。這也是為何耶律王奴始終留了預備隊在手上。並且徵召士卒的命令早已開始,其北面部族軍、屬國軍以及女真騎兵都在集結當中。
全軍齊備之後,他們緩緩朝束城方向行去。雙方的探馬早已開始交戰,互有勝負。
午後,熾熱的陽光照射在這片平原上。八千遼騎依照經典戰術分成鬆散的陣型,以五百騎為一隊展開。
這些騎兵都是北樞密院直屬皮室軍,常年在大遼北方鎮壓部族與屬國。百戰百勝,早已養成目空一切的性子。他們擅長於騎射襲擾,圍住獵物之後,一層層像剝洋蔥一樣耐心的把獵物撕碎,再一點點吞掉。
因此,他們的騎兵隊形往往比較分散,也很少需要與敵人近戰對決。
他們有意識的控制住戰馬的速度,耐心的等待著敵人的靠近。
另外一邊,李繼宣部騎兵的戰法截然不同。大宋騎兵承接後周,後周騎兵源自沙陀人,他們更擅長於用雷霆萬鈞般的衝鋒摧毀目標。
這樣的騎兵對將領的要求非常高,而李繼宣就是這樣的將領,他曾於十七歲獨自殺死二十多隻老虎,生擒兩隻,比起打虎英雄武松強太多了。
他還是天生的騎兵將領,戰場嗅覺靈敏。尤其喜愛用‘險戰之法’,即以五騎為列,前後距離十步,左右距離二步。二百騎為一陣,每陣相距二十五步。
皮室軍一隊率先發現了李繼宣部,他們大聲吆喝著朝宋騎一側疾馳,速度越來越快。“嗚——”低沉的號角聲響起,提醒後續的遼騎。
這隊遼騎拈弓搭箭,下身隨著戰馬起伏微微晃動,但兩腿夾緊馬腹,上身控制著前後晃動,手中的箭矢始終瞄準在一定的範圍內。從這一手騎射動作,就能看出,這些遼騎的騎射本領已經深入骨髓。
李繼宣帶著親兵作為箭頭,身邊兩陣宋騎左右排列。他們就像一柄鐵錘,劃過一道弧線,朝遼騎砸去。
在接近弓箭射程的時候,宋騎同樣揚弓搭箭,幾乎同時雙方手一鬆,“嗖嗖——嗖嗖”箭矢如雨點般落向雙方頭上。
“彭彭彭!”雙方都有十餘人被射落馬下。在這樣的騎戰中,掉落戰馬的人只能自求多福。
遼騎射完箭後,一扯韁繩,就沿著射程邊緣朝遠方跑走,這就是遼人的打了就跑戰術。後續的騎兵會繼續跟上,接著射箭。
李繼宣抬頭觀望一陣遼人戰陣,他們充分利用人多的優勢,四千餘騎散的很開,遠遠的圍住這一片平原,而中軍大纛處,一員大將立於旗下,周圍三千餘騎環繞。
他大喝一聲“隨某家衝!”一提韁繩,徑直朝大纛方向衝去。“咔嗒咔嗒咔嗒”密集的馬蹄聲響起,戰馬提速。
達裡底在大纛下看著衝來的宋騎,嘴角勾起冷笑。
“來吧!看看你這雜號將軍如何衝破我的戰陣”
隨著宋騎越來越近,其戰馬的速度攀升到了一個高峰。遼騎中軍號角聲響起“嗚——嗚——”,前排兩隊騎兵突然朝兩側跑開。
在遼軍陣中露出了那二百具裝騎兵。他們紛紛放下面甲,手上拿著的是長柄騎槍。這是遼人為了對付佘太君及金花衛準備的武器,這騎槍足足有一丈三尺長短,比佘太君的斬馬刀還長。
這騎槍一頭與馬鞍上的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