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烽煙未息戎馬動(節2) (第1/2頁)
做夢小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真宗皇帝在御座上高興得合不攏嘴,不枉費他在朝會之前費的一番功夫,他不等其他人說什麼,便直接高聲道:“準了!”。
群臣一看,這事肯定是早就確定好的,兩府諸位相公都默不作聲,底下的人再有想法,也不敢在此時提出。
向敏中剛剛回到位次,緊接著,樞密使曹彬出班,先是一禮,慢慢道:“老臣恭賀陛下,西北傳來訊息,李繼遷遣弟李繼瑗來賀,並請求以戰馬、青白鹽換取靈州”
真宗皇帝聽到這話,又是一喜。歷時半年,楊七郎已於月前回到京城。他護衛著西北邊關遷移靈州百姓之後,又以清遠軍為營地,足足駐守了數月,期間李繼遷數次尋找戰機,皆未得手。
李繼遷在靈州軍民大撤退之後,便想佔據靈州,但靈州城內外皆被焚燒,城牆被毀。若是重新修建,非一日之功。
而且,楊七郎麾下盡皆騎兵,每當李繼遷與黨項各族嘗試修復靈州城時,七郎總會派出小股騎兵襲擾。
這些騎兵也不攻打營地,只是遠遠的看著。有一次,李繼遷伏兵萬餘於靈州城外,大河邊的青銅峽,距離靈州城不到五十里。寄希望於引誘七郎來攻。
李繼遷確實料準了七郎的反應,但是沒有料到七郎的戰力。党項人騎兵長於騎射,不擅於騎兵衝陣。在圍住宋軍之後,被捧日軍兩千具裝騎兵生生殺開一條血路,一戰就打崩了党項騎兵。無人是七郎一合之敵手。
所以李繼遷很痛苦的認識到,這一年內連續損兵折將,再想如過去那樣以靈州為餌,持續在宋、遼之間獲利,不是那麼容易了。他也知道遼國在憋著要趁宋國新皇登基的時候搞個大事。但是,現在確實很難搞。
因此,李繼遷決定花錢買靈州,這才有了此次李繼瑗以道賀的名義,來商談此事。
以真宗皇帝的看法,西北暫定,正好可以抽出手來,應對遼人戰事。因此,他是傾向於直接答應下來,又能獲得戰馬和青白鹽。
但是劉娥知道此事之後,提出了另外一個想法。過去的大宋,比較誠信,尤其對於李繼遷,只要此人一答應歸降,就賞賜爵位、財貨,而後就不管了。
造成了此人多次在宋、遼之間反覆獲利。劉娥希望,大宋此次不要直接就答應下來,即使表面答應了,也要讓西北三路都部署私下裡多搗搗亂。
另外,党項人的財源之一就是烏白池的青白鹽,這裡正好在中路軍所掌控的瀚海戰場中間。劉娥提議,讓朝中諸位大臣想辦法,與李繼遷共同控制此地。他想要靈州,目的很明顯,就是想瞅準機會自立。
真宗皇帝最近真是迷上了劉娥,一次遼人細作,一次西北邊事,都讓他對這個貴妃有了新的認識。不再是當年那個剛來京城的歌女。
“此事中書先商討一下,上個奏章!”真宗皇帝一槌定音。
改元后的大朝會,正是真宗皇帝一次展示威勢的機會。他心中明白,真正重要的事情會留待崇政殿議事時再做詳細討論。
待曹彬退回原位後,同知樞密院事、工部侍郎錢若水出列,奏道:“陳公一行已抵達應天府。開封府境內經過清查田產,耕地增多四成,各縣已分發稻種,預計二月開始播種。稻種分為六十、八十、一百二十日熟,單是新稻種便可提高三成產量。”
話音剛落,錢若水便長揖至地:“恭賀陛下!此舉必定帶來天下大治。”
“恭賀陛下!”群臣聽聞此言,紛紛爭相作揖道賀。
真宗皇帝大喜,朗聲道:“中書省即刻擬定賞賜,呈報朕閱。”
……
……
就在宋朝舉行新年大朝會的同時,一支浩大的車駕正緩緩駛入遼國南京城。進城後,隊伍分作兩路,其中鑾駕的隊伍直奔憫忠寺旁的一座龐大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