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父子到現代(七) (第1/2頁)
兩隻考鴨往北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鴻洲在系統裡買完,裝模作樣的玩了一會手機,裝作和老闆聊天的樣子,然後就給嬴政說“我買好了,有水稻、小麥、玉米、土豆、紅薯這些主要農作物,還有一些番茄、大白菜,最後還有點酸棗也買了。”
趙鴻洲還計劃買些大清沒有的水果以及苗子,到時候就可以帶過去狠狠收割一番那些大臣和富商們。
趙鴻洲考慮到之後人民生活溫飽,還要進行全國的教育普及,就打算再買一全套小、中、高的教材。
嬴政自然聽到了趙鴻洲的想法,一些特別的水果確實能夠快速的來一筆錢,但是教育普及嬴政就不瞭解了,意思是想讓所有人都讀書嗎?這怎麼可能?讀書一個既費錢又費時間的事情,一般的百姓家裡是絕對供不起的,先秦的時候官員大多都是舉薦的,而能夠被舉薦的人除了特別有才華的人能夠從尋常百姓家出頭,基本都是世家大族出身,其一是那個時候只有世家大族才有書讀,這些書籍有的甚至都不允許家族之外的人借閱,這樣壟斷的策略能夠保證自家書籍的珍貴,這樣也就讓尋常百姓的孩子根本就沒有書籍可以閱讀;其二是隻有世家大族的子弟才能夠不事生產花費時間與精力來讀書,普通的百姓家裡還需要家裡的孩子勞作才能夠勉強果腹,每天光想著如何生存就已經很是艱難了,根本就沒有多餘的精力拿出來去讀書。就這樣,世家永遠是世家,而百姓永遠是百姓。
嬴政即使到了大清,從皇帝的記憶裡看到科舉選士,這也是由於印刷術以及紙張的大量普及,才能夠打破先秦時期書籍的壟斷狀態,科舉使得底層百姓能夠有上升之路,使得皇帝對於世家的打壓更進一步,但是平常百姓基本上要聚家族之力,才能夠供讀出家族第一個人出頭,而這個人必須要有頗高的天賦,極強的毅力,才能夠打破自己家族的階級。而這一家的青年人如果後續無力,那就仍然會到自己原先的階級。
就比如現今大清的科考,南北的舉子都是不一樣的。基本上每次南方舉子的人數佔大半以上,而北方舉子的人數就明顯不如南方。尤其是南方江蘇杭州這一帶的舉子人數,自古這一帶就出人才。這是由於其自古是魚米之鄉,經濟發達,是絕對不缺糧食的,只有保障基本的口腹之慾,大多數人才能有精力來考科舉,而且這一帶很出才子,之前的舉子當官就會更加提攜自己人,便是黨爭了,這就使得南方的舉子人數越來越多。
而北方由於經濟不如南方,而且處於饑荒的時間比較長,百姓大多都只能活命,哪裡有時間來讀書呢?而且北方的學習氛圍就明顯不如南方,南方時常舉辦詩會雅集,邀請認識的大才進行交流等,而北方舉辦這種活動的頻率就完全不如南方,所以就造成北方的人數較少。
甚至在明朝的第一次科舉,就出現了舉子全部是南方人的情況。這對於皇帝平衡南北方的勢力是很不利的。是由於當時元朝對北方進行了極大的破壞,導致了一部分人會南遷,其實也是由於朱元璋在南方起家,當時大部分的官僚都是南方人,而且朱元璋定都於南京,南方是整個國家的政治中心。或許也有一些偶然就造成了這樣的局面。當時造成了北方人的極度不滿,雖然其中可能沒有舞弊的情況,但最終主考官還是被朱元璋砍頭以平息民憤。
在嬴政的眼裡,這些光大的黔首們是不應該讀這麼多書的,如果黔首們掌握了這些知識,那麼皇帝要進行管理就變得很難了,這也是為什麼後續的皇帝會選擇愚民的政策。嬴政很想知道現在的國家如何來對這些百姓進行管理。一個人有了思想,千千萬萬的百姓都有了思想,來管理他們就是一個困難的事情。
對此,嬴政就十分想要了解一下如今的官僚體系。
於是嬴政就直接開口:“你先給我簡單介紹一下如今的官僚體系。”
趙鴻洲聽到嬴政的問話,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