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一早,馬犇將兒子送回妻子這裡,就離開了,很多飯店,都邀請他過去指導菜品,時間都排的滿滿的。
馬犇前腳剛走,張家俊和兩個護工後腳就到了。
自從劉莉莉住了進來,家裡的麵包就沒有缺過,各種口味的小蛋糕也塞滿了冰箱。
這些食品,孩子們都喜歡,張家俊過來後,第一時間被楊亞慧安排到餐桌上。
兩個孩子,一起吃,味道都不一樣。
看著張家俊的進步,楊亞慧倍感欣慰,他現在說的話越來越多了,簡單的交流都沒有問題。
對張家俊的糾正治療,以遊戲為主。
今天,楊亞慧拿著圖畫,讓張家俊認識一些動物。
楊亞慧開啟一張彩色的圖畫,讓張家俊先說。
“獅子。”
“太棒了,家俊還認識獅子。”
得到表揚的張家俊露出了憨憨的微笑。
楊亞慧又開啟另一張圖畫,張家俊沒有認出來。
“小杰。”
“媽媽,是河馬。”
“河馬。”張家俊也跟著說道。
接著又是下一張。
“犀牛。”
“犀牛。”
“斑馬。”
“長頸鹿。”
·······
楊亞慧從網上查到,自閉兒童的動手能力極差,就安排了一些動手的遊戲,比如摺疊紙飛機、拋小球擊打空中的氣球等。
每天的保留專案是疊紙杯遊戲,完成五個造型為一個統計時間,兩個小孩樂在其中。
中午飯前最後一個專案,讓年輕的護工教一個舞蹈。
簡單的一個動作,小杰最多三次就能完成,張家俊要十幾次,甚至更多的次數才勉強過關,這就是差距。
後來,針對性增加了一些欺騙性的遊戲,每次欺騙成功,都會引來笑聲一片。
楊亞慧還準備了下一步的情感環節,減少張家俊的冷漠情感。
一段時間過後,張家俊的進步,有目共睹。
楊亞慧發現,自閉兒童除了缺乏交流外,基本不能接受集體教育,一個老師不能教兩個或以上的自閉兒童,最起碼都是一對一。
而不幸的張家俊,現在是二對一,甚至三對一的教育。
普通人的家庭的自閉症兒童,境況是可想而知了。
張家俊也參加過很多專業的特殊教育機構,也是一對一的培訓教育,效果卻不盡人意。
這天,馬犇結束了工作,下午就回到家了。
在家門口遇到了前來接兒子的張洪源。
張洪源點頭示意,早就沒有了往日的囂張。
“張先生,如果你利用別人的善良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你不算一個男人,如果你還利用孩子,你不配為人父母。”
馬犇第一次如此犀利地跟對方說話。
“沒,沒有,我不會那樣做的。”
“你有什麼招數,儘管使出來,但物件只能是我,千萬別讓人看不起。”
“我不是沒有底線的人,但是,我是不會放棄亞慧的,我要跟你公平競爭。”
“好啊,最好不要打擾她的生活,她的身體很不好。”
“我知道,沒有人更在意她的健康了,畢竟她懷了我的孩子。”
“無恥。”
馬犇開啟家門,走了進去,剛好碰見出門的張家俊的等人。
“家俊,叫人啊。”
“叔叔。”
“看著他的眼睛說話,這樣才是好孩子。”
“叔叔。”
張家俊做到了。
“乖孩子,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