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德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新月飯店的二樓,尹南鳳凝視著張臨講述歷史的模樣,滿腦子都在琢磨那塊神奇的石頭。大家全都矚目於擁有至寶的韓信,卻忽略了這個寶貝如今在何人手中。
\"你說,這塊石頭到最後是不是落在了大佛爺那兒?\" 尹南鳳轉向張月山問道。
張月山嗤笑一聲,回應道:\"你怎麼會問出這種問題呢? 你看韓信,即便打不過項羽,也能封侯拜將。再看看佛爺,他有這樣的好運嗎?\"
尹南鳳輕輕點頭,發現自己這個問題確實問得不太合適。如果張啟山得到了那塊石頭,他的命運就會改寫。
在那個動盪的時代,不輸意味著能夠始終保持有戰鬥力的存在。即使一時無法取勝,只要不徹底垮掉,手中有兵,就總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然而,張大佛爺的人生並不是這樣。所以那塊石頭肯定不會在他手裡!
尹南鳳心中滿是疑惑:\"那位韋先生曾說,佛爺是唯一能把寶物帶出去的人。但是寶物最後並沒有落入佛爺手中,那這塊石頭到底被誰拿走了呢?\"
張月山搖搖頭,表示他也不知道。然而,當他腦中的關鍵詞一一浮現時,他突然靈光一閃,似乎悟出了寶物真正的歸屬。
張月山喉嚨滾動了一下,張大嘴巴,半天說不出話來。腦海中反覆盤旋著\"不輸、封侯拜相、儲存有生力量、東山再起\"這幾個詞彙。
尹南鳳看到張月山嚇得直冒冷汗,驚訝問道:\"你怎麼了?想到什麼讓你如此害怕?莫非是猜到了寶物的去向?\"
張月山盡力平靜情緒,回答說:\"此事不宜多談。如果你想知道這東西最後歸了誰,只需想想在佛爺的那個時代,誰像韓信一樣,無論何時都能留下東山再起的本錢。\"
尹南鳳沉思一會兒,猜測道:\"難道是佛爺曾經的靠山?\"
張月山搖搖頭,\"他還不足以稱得上一生未嘗敗績。\"
尹南鳳感到震驚,連佛爺的靠山都不夠格的話,那還有誰能勝任呢?思考一陣子還是毫無頭緒,尹南鳳便決定不再糾結這個問題。
此刻,她唯一關心的就是:幾十年過去了,那塊神奇的石頭是否依然存在於世呢?
經過彭城和垓下的戰役討論,大家愈發確信那件寶物就在韓信手中。
張臨僅憑一人之力,便平息了網上的爭論紛擾。
許多人也因此受張臨啟發,從新的角度看待歷史事件。
劉教授坐在那裡,滿臉滿意地看著自己的弟子。
他溫和地問:“你認為張臨的觀點有道理嗎?”
弟子立刻回答:“張先生對這兩場戰役的獨特解析,以及關於韓信所扮演角色的新見解,確實讓人深感啟發。”
劉教授點點頭贊同:“看來這寶物確實是存在的,並且曾經落入韓信之手。”
“現在韓信的後代出現,請求張啟山幫忙找到並帶出寶物,這其中的故事肯定非常精彩!”
弟子也隨聲應和:“我覺得張大佛爺這一路的經歷真是曲折離奇,扣人心絃啊!”
“張先生講故事的能力真是一流,我都迫不及待想了解後續會發生什麼。”
聽到這裡,劉教授不禁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他的心情也正是如此,急於知曉整個故事的全貌。
只是作為老者,他並未像年輕人那樣直接表露出來。
笑過之後,劉教授收斂心緒,目光轉向張臨。
此刻,張臨解答完諸多疑問後,重新迴歸到故事敘述中。
“佛爺得知韋先生竟然是韓信後裔,瞬間如遭雷擊般愣住不動。”
“過了半天,他才艱難地開口問道:‘您就是廣希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