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德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人都瞪大眼睛盯著張臨,對他的講述感到震驚。
原本以為會繼承張家族長之位的大佛爺的父親竟然就這樣沒了,死得雖不窩囊,但也絕不榮耀,被鬼子兵用亂槍打死,實在太憋屈了。
那一刻,他們都深深體會到,原來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大潮面前,人是多麼的渺小無力,即使有著麒麟血統,身懷發丘秘術,也無法抵擋住現代化的強大武器。
張月山聽聞此事,不由得搖頭嘆息:“看來張家真的是老矣……”那些固守傳統的張家人,似乎已經被時代遠遠拋在身後。
然而,霍老太的表現卻與眾不同,她興奮異常,甚至又讓人添了一壺茶。一邊喝茶,一邊悠悠地說:“他真要講的是大佛爺在集中營那段往事啊?我這個老婆子算是有福,老九門裡活著的老人已所剩無幾了。”
大家都知道,張大佛爺後來轉行從軍,成了軍官。他在常沙整頓軍隊,廣交英雄,並且傾盡家財資助守軍抗日。
可以說,投身軍旅成為了張大佛爺人生的轉折點,是他實現階層躍升的途徑。然而,就算張家人有麒麟血統、武藝超群又如何呢?
在那個戰亂紛飛、風雲變幻的年代,個人的力量終究微不足道。佛爺一家被迫從東北老家南遷至常沙,幾乎是從零開始。
那個時候的盜墓者被視為社會底層人士,如果不是佛爺選擇了參軍,或許他一輩子都會被人瞧不起。
讀書人都清楚“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理。成為將領哪有那麼容易?多數人在戰場上只能淪為炮灰。做到軍官的位置,光有能力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有機遇——也就是所謂的貴人相助。
張啟山一生的命運轉折點就在於集中營。在那裡,他遇見了生命中的貴人,還遭遇了一場改變他一生的奇遇。
這個奇遇最早可以追溯到漢高祖劉邦,甚至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有淵源。
雖然稱其為奇遇,其實也是一種緣分,原本這份機緣本不屬於他,卻因為種種陰差陽錯,在集中營那種惡劣環境中,落到了張大佛爺的手中。自此,他步步高昇,直達青雲。
這時,霍老太手中的茶杯已經握不住了,全身顫抖不已。
她知道張啟山的貴人是誰,也知道他始終站在正確的立場上。否則,他不可能有機會登上城樓。
但從時間線來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張啟山的那位貴人是個大人物,歷史資料上並沒有顯示他在那個時候去過東北一帶,也沒有記錄他被鬼子兵俘虜的情況。
如果張臨所說屬實,那麼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這段歷史被有意掩蓋了。
霍老太越想,冷汗就越冒越多。她明白,張臨說的十有八九是真的。只有經歷過患難的人,才會竭盡全力地提拔他人。
張啟山並非一開始就以長生不老的秘密去邀功,在他的貴人失勢之後,出於自保的目的,他才不得不這麼做。
霍老太的眼神猶如鷹鷲般緊緊鎖定了張臨。張臨所提及的那個奇遇,像鉤子一樣深深抓住了她的思緒。同樣,張月山也被這件事深深地吸引住了。
作為佛爺的得力助手,他知道很多別人不知道的秘密,甚至在張啟山去世後,他也幫忙處理了不少老九門的事情。但他依然不清楚張大佛爺在集中營究竟遇到了何人何事。
他投奔佛爺的時候,自己已是初級軍官,而有關佛爺在集中營的經歷,則像是被刻意隱瞞了起來。佛爺自己不說,他們這些屬下更是不敢多問。
尤其是佛爺父親被亂槍打死和他本人被俘到集中營這兩件事情,在常沙這個地方,誰都不敢提起。
然而,隨著歲月流逝,那些老一輩的人早已不在人世,包括佛爺背後的靠山。張臨現在敢於公然提及這些事情,顯然是因為那股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