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蘇觀生剛收到李元胤的勤王令後,率軍剛出梅州不久,便聞訊汀州陷落,隆武帝遇難,蘇觀生驚魂未定,率部退至廣州。
而隨著隆武帝殉國,大明朝再次失去了天子,可國不可一日無主,丁魁楚等人商議擁立永明王朱由榔監國之事。
蘇觀生亦贊同此議,並派人前往聯絡,而丁魁楚素來看不起蘇觀生,“欲專定策功,拒不與議”呂大器也以其非進士出身,資歷淺薄辱之。
他們又言蘇觀生“棄梅州,撤兵擅歸,不令與議”,蘇觀生大怒,隨後永明王朱由榔在丁魁楚,瞿式耜,呂大器等人擁戴下,於肇慶監國。遭到冷落恥辱的蘇觀生,拒絕朝拜新監國。
與此同時他聽說,唐,鄧二王已從福建航海到了廣東,心中忽然騰起了和丁魁楚對著幹的念頭,隨即擁唐王朱聿鐭進入廣州城。
於是蘇觀生悲痛的對唐王朱聿鐭道:“吾受大行厚恩,死無以報,今其親弟在,何外求君?”
隨後蘇觀生聯絡何吾騶及布政使顧元鏡,侍郎王應華,曾道唯等人,共同請朱聿鐭監國,以都司署為行宮,蘇觀生此舉也引起了不同意見。其中陳子壯激烈的反對道:“永明監國,詔已頒發,天下知有新君矣,今復蹈靖江故轍,速外氛。二百里間兩帝,自樹內梗,三百年國紀,人披其葉而我刈其根矣,奚止不利於孺子王耶!”
無奈已決心同丁魁楚等爭一高下的蘇觀生充耳不聞,一意孤行。朱聿鐭遂於六月二十日,便派遣主事陳邦彥前往肇慶通報監國之事。
從抵達廣州到宣佈監國前後僅五六天時間,倉促匆忙,許多事情都來不及做。朱聿鐭也大有臨時上陣之感,窘迫萬狀。
但即使這樣,也仍然在廣州舉行監國典禮。比永明王的監國時間晚了十餘天。蘇觀生不甘示弱,決心加快朱聿鐭的稱帝步伐。
監國僅三天,喘息未定的朱聿鐭於六月二十三日在群臣的擁戴下,於廣州即皇帝位,舉行更加隆重的登基大典,改年號為紹武元年。
朱聿鐭於是成為大明朝的又一位皇帝,封蘇觀生建明伯,東閣大學士,何吾騶及關捷先,曾道唯,顧元鏡,王應華等皆為東閣大學士。
由於朱聿鐭的稱帝時間太匆忙,為治官室,備服御,鹵簿,均為臨時現湊合而成。“除官數千,冠服皆假之優伶”而五天後,永明王的稱帝訊息傳來,大明再次陷入兩帝並立的局面。
二十八日,朱由榔便在丁魁楚,瞿式耜等人的擁戴下,於肇慶稱帝,年號為永曆元年。
這時,永曆君臣已獲悉朱聿鐭於廣州稱帝的訊息,大學士的陳子壯致書瞿式耜,“請力馘觀生,而驅兵東下”,以取締紹武偽朝。
永曆帝道:“先遣官諭之,俟其拒命,討之未晚。”
七月三日,兵科給事中彭耀,陳嘉謨赴廣州向朱聿鐭宣詔,命朱聿鐭退位歸藩。
蘇觀生大怒,殺彭耀,陳嘉謨,蘇觀生隨即下令,“即日集兵向肇慶”。要與永曆朝決一死戰。
紹武帝的斬殺來使,引起永曆朝極大的憤慨。本來永曆朝君臣視紹武朝為一己私利而僭越誤國,早欲興問罪之師,實行征討。此事發生後便不再遲疑。
就在博洛還在福建安定局勢,準備擺平鄭芝龍之時,清軍的兵鋒還未抵達廣東,廣東的明軍之間卻即將開始同室操戈。
而就在福建廣東烽火不止的時候,孟浚此時已經回到蘇州城內,長時間的軍旅生活,讓孟浚的面板變的粗糙,手掌處不自覺的長出繭子。
回到蘇州城,孟浚立即下令大開府庫,賞賜給奮戰的將士們豐厚的獎勵,並安排士兵們輪流休假,讓他們能夠歸家與親人團聚。這一舉措使得整個蘇州城頓時變得熱鬧非凡,商業活動異常繁榮,彷彿進入了一個盛世。
孟浚望著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