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文字載體的落後 (第1/2頁)
東阿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各個課題組的研究在有序進行著,但隨著資料的越來越多,記錄用泥板的不便之處,就變得越發顯眼了起來。
最初時,刃牙決定使用泥板當做文字的載體,是因為當時主要追求為—養護方便;
這些泥板,只要挖個洞塞進地底,就能在很長時間內不用為了朽壞而困擾。
此外,泥板沾水後還可以相對輕鬆的進行塗改,具備了刻寫便利的優勢。
及至後來,隨著部落對‘火’掌握的日益成熟,“陶板”便隨之出現。
燒至而成的陶板文書,雖然失去了前身泥板易於修改的屬性;
卻因為更加優秀的耐久度脫穎而出,在很多方面取代了泥板的地位。
當然,泥板也並未因此退出歷史的舞臺,這二者相輔相成,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繼續發光發熱。
比如,巫醫們在進行研究時所隨手記錄的‘草稿’,所用的便是普通泥板;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而已經定稿的研究文桉,卻會在仔細謄抄後,經過‘燒製’這一環節變成更耐儲存的‘陶板文書’。
再比如,學校的‘教科書’用的是陶板;
而學生的‘作業’,以及老師的教桉用的就是泥板。
還有四年多前,牙部與黑森林諸部分別簽訂的各級條約,在署名後也會變成陶板留檔。
總的來說,這兩者中無論哪一個,都在這先發的三十年中(陶板沒那麼久),為牙部的發展立下了無法更易的大功。
然而,隨著部落文字型系的越發成熟、隨著新巨魔語的日益複雜;
外加一年多似一年的政府存檔、術法資料更新,泥板與陶板在體積、重量上的劣勢,就變的越發突出起來。
平時倒也還好,作為文字載體兩大需求方的‘執政府’與符文議會,雖說在‘文書年產量’方面一個賽過一個的逐年上漲;
但它們的需求與成品,通常也會相當平均的、分散在一年中所有的時間裡。
因此,總‘流量’雖然誇張,但同一時段的‘徑流量’,卻始終處在一個相對可以被接受的水準。
因而泥板陶板在製造端、儲存端,並未出現太大的壓力。
還有,閱讀端也是同樣的道理。
在此前,很少有巨魔會在短時間內,有不得不閱讀一倉庫‘書籍’的需求。
但是,這一切在今年發生了改變。
尤其是閱讀端,刃牙作為此次大專案的‘總工程師’、‘總設計師’,感受到了相當龐大的壓力。
在研究開始前後的這大半年中,他估計自己已經閱讀了,至少夠填滿數百立方米倉庫的文稿…
在一開始,他還能坐在辦公室進行閱讀;
但隨著記錄數量的越來越多,稿件在研究室——辦公室——倉庫的運輸流程,變的越加費時費力。
於是乎到了現在,刃牙的工作乾脆就轉移到了書庫中進行。
但即使如此,閱讀時的不便也依舊讓他深受其害。
終於在某一天,痛定思痛的刃牙做出了決定——文字載體一定要變革!
部落發展至今,‘原產’巫醫加‘外來’巫醫,在數量上已經達到了三十五位。
數量上,雖然比以前多了兩倍有餘,但其中五位此時正駐守在外,餘下的包括刃牙在內,則都投入到了新專案當中。
因此文字載體變革的專案,嚴格來說,部落是沒有多餘力量能夠投入的。
但本著‘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想法,刃牙還是從專案中,抽調了兩位此前專注植物系的巫醫。
就這樣,兩位原本已經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