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煩是煩了點,卻也比任由他們&ldo;自由發揮&rdo;強。
底層官吏的&ldo;自由發揮&rdo;,絕對是當地百姓的一大噩夢!
王雱邊練字邊瞎琢磨,字寫得不咋地。
他爹捧著本書看完了,扭頭一瞧,不滿意了,又開始對著他的字指指點點,繼續搬出了那套&ldo;你爹我小時候寫得老好了&rdo;的瞎話唬他。
王雱哼了一聲,把寫砸的一張紙團成團扔紙簍子裡,專心致志地開始寫新的一張。
反正時間還挺多,人才啊方案啊什麼的,都慢慢來,不著急。
王雱不著急,王安石卻有滿腦子想法急於付諸實踐。春耕結束之後,新糧沒熟,舊糧又吃得差不多了,這段時間一般被形容為&ldo;青黃不接&rdo;。
王安石想了個新法子,很快叫差役和胥吏出去宣講:縣糧倉裡的糧食可以借出,要是有需要的可以來登記拿糧,等夏秋有收成了再還回來。
宋朝戶籍制度很完善,每個村有多少戶人家、每戶人家有多少口人、每口人佔多少田,這些都是有記錄的,官府借出糧食不怕對方賴著不還。
這樣一來,百姓不怕熬不過這段青黃不接的時期,縣糧倉裡的陳糧也可以更替成新糧,一舉兩得。
此法一出,不少百姓都抱著試試的心態過來借糧。借的雖然不多,但也把糧倉裡的一小半陳糧放了出去。
一大設想成功實現,王安石頗有成就感,馬上要把興修水利也提上日程。
一直到借糧的事情執行下去,王雱才從王安石記錄&ldo;變法靈感&rdo;的小本本里看到關於借糧這件事的規劃,原來王安石把這稱為&ldo;青苗法&rdo;,意思是在青黃不接的時候面向農民搞借貸,得收利息的那種。
王雱看到都呆住了,這是要靠借貸來充盈國庫啊!
沒想到他爹這麼早就開始琢磨變法了!
借貸這事兒,搞好了賺是肯定有賺的,但是借貸得有標準,比方說絕對不能超過貸款者的還貸能力。超過了會有什麼後果?
後世例項可不少:還不起貸款賣車賣房的有、還不起貸款跳樓喝藥的有,一些信奉&ldo;超前消費&rdo;的國家每年申報個人破產的、被追債到自殺的都不在少數。
這面向農戶就更直觀了,農戶手裡有什麼?幾畝薄田。要是他一年只能賺個幾貫錢,你要他貸款十貫,缺口還不上怎麼辦?
官府肯定說,拿你的田地來抵吧!沒了田地,農戶就成了流民。流民一多,地方就要亂!
出了亂子誰的責任?
肯定是這&ldo;青苗法&rdo;的責任。
王雱看他爹這規劃,講的都是借貸怎麼去執行、怎麼去落實,以及展望&ldo;每戶農戶都參與借貸可以為國庫增加多少錢&rdo;的美好前景,至於怎麼設限這方面完全沒提及。
這事,不成啊。
王雱記性好,看個一遍基本把他爹的構想記下來了。現在他還小,只能慢慢想辦法影響他爹的想法。他悄然把&ldo;變法靈感&rdo;放回去,琢磨著改天想個法子給他爹提個醒。
王雱這才剛摸到新法的邊兒,第二天還在心裡想著這事兒呢,武興就急匆匆跑了過來,和他說鄭思在縣學被人欺負了。
武興平日裡雖然總愛鄙視鄙視鄭思的弱雞,可別人要是欺負到鄭思頭上他肯定會出頭。
武興是個急性子,開了個頭話就噼裡啪啦地往外倒:&ldo;就是那姓鮑的,仗著家裡有錢在縣學裡和其他人拉幫結派的,整天合夥欺負鄭思。鄭思也是個沒出息的,誰都不說,連告夫子和告訴他爹都不敢,一個人躲著哭。還是我見著了逼著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