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樓一夜聽春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房子是喬喬畢業前幾天過來找小白玩的時候,兩個人在學校附近的村子裡找的。
附近幾個村子老百姓基本都靠她們學校養活了。
村子大多數房子前面都寫著“出租”,方便那些小鴛鴦、嫌宿舍玩遊戲不方便或者和室友不和的學生,什麼情況都有,客源十分喜人。
村子外面有一條十分誇張的商業街,這個商業街原來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小市場,和你走在鄉鎮看到的所有主幹道一樣,南北通透一條大路,穿插了幾條小巷子。
學校沒落成的時候這裡通常沒什麼人,僅有的幾個商店也是半死不活,每日裡門可羅雀,老闆們躺的筆挺,無慾無求。
但是學校一建起來,多了幾萬人的一個市場,還都是大學生這種極品消費者,這個小小的商業街就飛速膨脹了起來。
小白見證了這條街道的成長,她剛來的時候大家都很形象的管這條街叫“溝裡”,可見當時這條街的破落;她走的時候這裡已經有了初步的規劃,正規了許多;現在在網上看到照片,儼然已經是一個很正規的步行街了,但是那些味美價廉的流動攤位沒了,好像失去了靈魂,看起來已經毫無感覺了。
小白大二的時候這裡就已經很有規模了,什麼超市、五金店、服裝店、手機店、美容美髮店、各種店,只要你沒有什麼過分的要求,這裡都能滿足。
當然這些功能在小白看來都是次要的,這裡最令小白戀戀不捨的是美食,小白一直稱之為“美食一條溝”,作為一個吃貨來說,她對這條溝愛的十分深沉。
這裡最多的是飯店,針對學生的消費能力,小飯店如雨後春筍,各種風味小吃,這裡競爭之大足以督促這些小飯店量大味美服務態度好。
現在喬喬家樓下就是一條餐飲街,這些飯店搬到那個溝裡,很少有能活過半年的。
這些飯店還好,把小白的胃牢牢抓住的恰恰是被驅逐的那些在街道兩邊流動擺攤的小吃攤,這些小吃攤本身沒有房租水電成本,再加上競爭激烈,個頂個的用心,又實惠又好吃,貴的或者難吃的根本做不下去。
這條溝每天到了飯點,人口密度之大,堪稱摩肩擦踵,是喬喬見過人流密度最大的地方之一,僅次於春運的火車站。小白當年看著這些同窗們,如同看著一堆堆流動的人民幣。她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對喬喬說,“媳婦,如果咱倆以後混不下去了,就來這裡擺攤吧”。
喬喬以為她在開玩笑,沒想到很久以後小白真到她們那個城市的大學城附近開了一家某知名加盟店,結果可想而知,加盟費、房租和裝修,被狠狠的割了韭菜。
有些人想創業,只看到一個行業的光鮮亮麗,卻不去了解背後的艱難苦恨,就冒然加入,自己往往會變成下一個艱難苦恨。
在這條溝裡喬喬度過了這輩子吃飯價效比最高的一年,她們兩個人換著花樣吃一天都吃不了三十塊錢,把她倆撐的肚皮朝天的一份大盤雞也才二十多塊錢,當然,其中乾飯主力小白,喬喬飯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無論怎麼說,這比自己做飯吃可省太多了,直接損失了同居生活的一大樂趣。
喬喬和小白在村子裡看了幾家出租房,找到一個合意的房子,或者說合適的屋子。
在小白的規劃中是喬喬一個人住的,自己偶爾才過來玩一會兒,找那麼大房子也沒什麼用,喬喬膽子小還害怕。
喬喬:“……我什麼時候膽子小了?”
“你以後應該學的膽子小些才有女人味。”小白說。
喬喬問:“那你怎麼這麼虎呢?”
答案自然是小拳頭捶你頭。
房子確實不大,有二十多不到三十平那樣,只有一個窗戶一個門,因為它本來就是一間屋子,中間打了隔斷。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