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9 (第1/2頁)
十八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只執行了十四載的秦朝不同,想要真的傾覆一個這樣龐大的王朝,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夠達成的。
而安史之亂也多虧了此時唐朝軍兵制度的變化。
初唐時期,唐朝效仿隋制,實行府兵制,即按照地區在各個地區徵集一整支的軍隊,輪流履行進京充當中央禁衛軍和外徵防護的指責。
而這種制度依託於土地本身,與之相對應的,就是依賴於均田制這種維護農民土地的制度,這些兵原來都是田地裡的農民,隨著土地兼併的加深,這些農民失去了自己的田地,也就變得漂泊無依起來。府兵制也就自然而然地推行不下去了。
土地兼併,這個和封建帝制形影相伴的惡魔,在銷聲匿跡一百年後,捲土重來。而它的到來,往往也意味著這個王朝即將走向衰亡,新的一輪王朝更替即將拉開序幕。
於是府兵制被廢除,新的制度是募兵制。和它的字面意思一樣,現在軍兵都是花錢徵集來的。
你想想,以前的軍兵都是農民抽調來的,現在是什麼人會來響應徵兵呢?除了原本家裡就是富庶或是有軍功的人家,剩下的就都是些市井屠戶與流浪之人,整體的管理難度也隨之提高。
同時,這也不利於中央的軍權集中,募兵接受地方節度使的直接管轄。
軍權旁落,這是一個危險的訊號,於是現在□□也有了。地方節度使們手握地方軍政大權,只需要一個念頭,就能把火燒起來了。
唐玄宗親信的那些佞臣小人成為了手執火把的人。這裡我們要介紹安史之亂的兩個重要人物。
第一個,楊國忠,他是時任右相,靠著溜鬚拍馬和揣度聖意的本事,深得唐玄宗的寵信。他是一個沒什麼真才實幹的人,貪汙受賄樣樣拿手。
第二個,就是反叛軍的首領安祿山。他受到盛寵,平步青雲,是三個鎮的節度使,被封為東平郡王。身居高位的他和楊國忠兩個人在朝廷上很不對付。
安祿山是將領出身,對楊國忠不太看得起,在這樣的環境壓力下,楊國忠擔心安祿山手握軍權,壓自己一頭,就開始在唐玄宗耳邊吹風,說安祿山一看就是未來要謀反的樣子。
唐玄宗對此一笑而過,他根本不相信安祿山真的會背叛自己,反而斥責楊國忠這番言行。
楊國忠和安祿山的矛盾愈演愈烈,楊國忠終於決心要攛掇安祿山謀反,這樣他就是唐玄宗身邊最親近且具有唯一性的忠臣了。
為了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子,他設計挑撥安祿山對唐玄宗的信任。同時安祿山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環境的變化讓他看到了取而代之的可能,野心開始蔓延生長。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發動十五萬大軍,打著清剿楊國忠的口號,攻向長安城。
唐玄宗晚年大概是真的糊塗了,在此時的他身上,你看不到半點年輕時的生機,安祿山的大軍都出發了,他已然不願意相信安祿山會叛變。
直到反叛軍真的佔領了一塊實際的土地,唐玄宗才安排起反擊事宜。
然而這次叛亂並沒有唐玄宗想得那麼簡單,等到天寶十五年的時候,潼關失守,長安就如同待宰的羔羊。
唐玄宗、太子李亨、高力士和楊國忠聞訊出逃長安,他們來到了一個經典的地方,馬嵬坡。
這裡發生了什麼,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楊國忠自食惡果慘死,高力士逼死楊貴妃,太子李亨留下,唐玄宗繼續前往蜀地。】
李家父子聽到這裡,對這個後輩已經是非常不滿。
真是沒用的東西,我們都是親賢遠佞,他倒好,聽一個弄臣搬弄是非,連長安都丟了,這下大唐不會真的要栽在他手裡吧。
李淵無處發洩,瞪了李世民一眼:“你的好子孫。”
李世民沒有頂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