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仙途渺渺,仙門何時顯威 (第1/2頁)
擇失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乾皇朝。
京都之地。
此刻,一處皇家禁苑深處。
一位內侍跪伏在一名男子腳邊,目光僅敢落在對方鞋履之上,不敢稍有抬首之舉。
“佛子?哼,他以為攀附那異域邊陲小小的佛宗就能保全性命麼?”
“真是荒謬!”
“觸怒了仙門之人,焉能有幸存之理?”
“有人正急不可耐地欲取他性命,我也該出手了。”
陰影中半露身形之人語氣陰冷地道。
假使此刻有人無意間踏入這片隱蔽之所,目睹這位屈膝下跪的內侍,必然會被嚇得瞠目結舌。
原來此人名為童高,在皇宮之內已度過百載春秋,先後伺候過三位帝王。
權柄之重,已達宦官之巔,曾為總管太監,即使在前任皇帝即位後失去了這一職位,仍擔任管事太監,掌控御膳房、敬事房等多個重要部門。
雖不再居於臺前,但在幕後,其影響力依舊驚人。
凡宮內的宦官、宮女,皆以“老祖宗”之稱尊禮相待。
童高身處半退隱狀態,依舊克盡厥職,自上一代皇帝至今,徐聖康即位,他所負責之事始終未曾有過一絲紕漏,故而徐聖康對其滿意度頗高。
童高作為三朝元老太監,資歷深厚,年歲高邁,在這紫禁城內,能讓其如此俯首帖耳者,用手指屈指可數。
“主上有所令,奴才自當遵行無誤。”
童高恭敬異常地應聲道。
“難得你還念著我這位舊主,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我早已風光不再,朝廷內外,還有幾人記得我?”
那神秘之人冷笑連連,言語中充斥著濃烈的怨憤之情。
“無論何時,主上永遠都是主上,奴才不敢忘懷,想當年奴才能夠步步高昇,全賴主上的提拔。”
“奴以主貴,主上的深恩厚澤,奴才刻骨銘心,哪怕此刻主上要奴才捨身赴死,奴才也絕無二話。”
童高言辭懇切,並無絲毫矯飾之情。
然而那神秘之人並未因此動容。
“好個春兒,口齒伶俐如昔啊。”
神秘修士嘴角勾起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然而,閣下此言,究竟出自肺腑,抑或是顧慮家中親眷的安危呢?”
為了使童皓臣俯首稱臣,這位神秘修士自然佈下了重重後招,而這關鍵棋子便是童皓臣的家族。
童皓臣雖身受割禮,成為一位修道界的閹人,但他並非自幼便生活在仙宮之內,而是成長於凡塵俗世。他幼時不修大道,行事邪佞,惹得家族之人厭惡疏遠。隨後因家事衝突,毅然背井離鄉,輾轉來到了天都城,並陰差陽錯地踏入了仙宮。
按照常理,像他這樣半途步入仙宮的修行者,即便一生掙扎,恐怕也難有太大作為。然而,他卻獨得命運眷顧。因其割禮並不徹底,故仍保留些許男兒本色,尤其稀奇的是還留有鬍鬚。加之他天生魁梧勇猛,因此即使身為閹人,他與那些虛弱如雛雞般的同僚截然不同,引來了貴人青睞,從此步步高昇。
晉升之後,童皓臣亦勤修道行,一方面煉體修法,提升自身修為;另一方面則盡職盡責,處理事務得當。不過短短十數載光陰,他便已飛黃騰達,進入了桓帝的視線,即現今天子的祖父。
但在名利雙收之際,童皓臣作為一位身體殘缺的修道者,其困境也顯現出來——無論權勢多大,財富無數,終究無人能傳承香火。這份寂寥,尋常人難以體會。因而,他想起了遠在家鄉的親人。
當年離開家鄉時,他尚有兩個胞弟。弟弟們各自成家立業,又育有三子。童皓臣便將困頓的兄弟接到天都城,賜予府邸,配備僕役。其兄長更是不惜將自己的幼子過繼給童皓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