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勤奮和努力 (第1/2頁)
阿柒白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進入大學,讓葉晚晚進入一個全新的環境。
立馬就給李大夫以及謝英寫了信,告訴他們自己已經入學了,一切都安好。
也給蘇向鈺寫了一封信,告訴了他自己的情況,直接寄到了他部隊去,也不知道對方任務完成沒呀?
這年代真的有好多人突然就失去聯絡,杳無音信。
這些人大多參與了各種保密專案,這類的專案都是部隊去協助的。
反正這代人,過得艱辛,一代人吃了三代人的路,但同樣機會也特別多,只要有點頭腦,膽子大點,都能賺到一點錢。
京市中醫學院,與其他高校相比,入學的新生數量明顯少一些。
即便學醫,更多人會選擇西醫。
葉晚晚所在的班級,還不到30人,女生就五個。那四個女生來的比葉晚晚早,就住在一個宿舍,然後就多出來她一人。
整個學校分為中醫系和中藥學系這兩類,葉晚晚選擇的是中醫系。
和其他高校不同本科是五年制,而從本科讀到博士,是需要九年的時間。
班上的人還沒多認識,就開始軍訓。
兩個系的新生,葉晚晚估摸著也就六七百人的樣子。
大概也是因為人不多,所以兩個系合在一起軍訓。
記得上一次在大學軍訓時,基本上怨聲載道,但現在這一批同學,完全相反,非常積極,不愧是都吃苦的年輕人。
慢慢和班上的同學認識,發現有好些同學都是家裡與中醫有關聯的,要麼是中醫世家,要麼家裡親人是中醫之類的。
不過也是,這年頭誰沒事會想學中醫啊!
先不說別的,就以葉晚晚前生記憶裡,中醫處境就非常尷尬,如果不是非常熱愛,基本上學了跟沒學一樣。
而且學中醫週期非常長,臨床也很難,不接觸病人,如何辨證呢?
反正這不是一條明智之路,即便是這樣,依舊有一些人在用行動默默支援著中醫。
軍訓要持續一個月,從早鍛鍊到晚,感覺比種田都還累。
即便是葉晚晚自認為身體素質比較好的,都有點感覺累。
開學到現在,她還是一個人住一間宿舍。心裡還挺喜歡這樣的,一個人住著安靜也舒心。
軍訓半個月之後,給大家放了一天假。
葉晚晚原本想休息的,但想到那位軍人的手提箱還沒有來拿。
不知道那人是忘記了?還是火車站沒有及時傳達呀?
猶豫著要不開啟手提箱看看?
但一想到這侵犯別人隱私,不太好,便打消這個念頭。
這年頭沒有電話,和人聯絡是真的不方便啊!
最後葉晚晚決定去一趟火車站,想詢問工作人員,看看能不能問出那人的資訊。
一般那種助人的行為,都會收到單元的表揚信。
但是問了好幾個火車站的工作人員,結果沒一個知道的。
甚至問到那天火車上的搶劫事故,人家也拒絕透露。
一無所獲,葉晚晚沒辦法直接回了學校。
許燕和張元枝估計再熟悉學校,便沒有多聯絡,反正都在京市,來日方長。
在軍訓快要結束的時候,葉晚晚收到了謝英的回信,同時還給她匯了100元,讓她買一些日常用品之類的。
信上詢問她學校日常,問她國慶要不要回家一趟,有沒有和蘇向鈺聯絡上之類的。
就這種交通工具,葉晚晚說什麼也不坐長途火車,回去那是不可能的。
便給謝英回信,告訴她自己的大學生活,基本上寫給蘇向鈺的內容,重新再寫了一遍。
國慶放假了,直接去校圖書館看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