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末時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去哈佛大學讀博士這件事,對於蘇棪棪來說,是順理成章。
可惜,對於王楓來說,卻有點艱難。
他的學業成績也算是優秀,但遠遠達不到蘇棪棪那樣的水平。
學科不同,發論文,做科研的難度也不相同。
他在自己的努力下,碩士期間也有了幾篇sci。
但比起蘇棪棪來說,數量上差的很遠。
計算機系的博導比較少,博士生的名額也有限。
更不要說和哈佛大學的聯合培養專案了。
這個是要頂級大佬,才能享受到的殊榮。
但既然他答應了蘇棪棪,他要一直陪著她,那麼,他就一定要去哈佛。
他自己想了2個辦法,一是自己申請哈佛的博士專案;還有一個就是申請+投資。
第二個辦法也是王家常用的辦法。
左右王家有錢,給哈佛大學捐個樓,捐個圖書館都不算什麼。
王楓把自己的想法,和華清大學的碩士導師溝通了一下。
他的導師,倒是非常支援他,繼續追尋學術理想。
不過,反正都要捐錢,不如直接捐給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母校。
華清大學非常重視王家投資、捐贈這件事情。
在王爸的運作下,華清大學多了一棟新的實驗樓,而王楓拿到了計算機系唯一的一個聯合培養的博士名額。
其他同學也沒有什麼怨言。
畢竟王楓的論文,雖然比不上蘇棪棪的數量多,但質量都是槓槓的。
無論是成績,還是科研能力,專案經驗,早就超出他同一屆的同學了。
加上還有鈔能力的加持,他拿下這個名額,大家都心服口服。
不服?
看看論文數量?
看看你的鈔能力?
除了捐贈了一棟樓,王家還為華清大學額外捐贈了3個億,作為學生的獎學金。
許多學生聽到這個訊息,更是咋舌於王家的大手筆。
家境不太好的學生,更是感激王家的慷慨。
這下王家是面子也有了,裡子也有了。
9月,蘇棪棪和王楓一起去往哈佛大學。
和華清大學不同,哈佛大學沒有老生來迎接新生的流程。
都是博士了,大家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
蘇棪棪和王楓,自己找到自己的宿舍,安頓好一切東西,然後才開始出門,熟悉校園。
對於整個世界和國際教育來說,哈佛大學都算是頂尖的平臺。
在這裡,蘇棪棪感受到的,是多民族,全人類的一種融合、團結、包容、合作的精神。
你可以看到黑人和白人,談笑風生,毫無芥蒂。
也可以看到不同膚色,不同國家的老師們,在一起互相討論。
更可以看到很多學生,舉行了一些演說和反對戰爭的遊行。
米國是真的有點亂,但也許正是這種亂,有了文化融合的效果。
蘇棪棪決心要好好學習,把這裡學到的一切東西,都帶回華國去。
自己的國家有著幾千年燦爛悠久的文明,只要多給一些時間,多投入一些精力,多來一些人才。
假以時日,這頭沉睡的亞洲雄獅,會再次震驚整個世界。
出了國,蘇棪棪的愛國之心反而更加強烈。
畢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在米國的種種不方便,都變成兩人思念家鄉的契機。
為了照顧自己的味蕾,蘇棪棪和王楓在校外租了個房子,用於做飯。
兩人都是華國胃,吃不慣哈佛大學的食堂。
王楓本來不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