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出武當入淮北 (第1/2頁)
廣寒宮宮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三丰嘆息道:“我自然是知道你母親的不容易,難得她還肯冒著奇險去救人,我有什麼見怪的,只是你今日與我說這話,想必也是打算跟明教的人北上了。”
凌波點頭,復又磕了一個頭道:“父母都深陷於大都,為人子女,我早就恨不能飛去,只是明教要與中原武林握手言歡,若沒有我等證人,別人也不會相信,說來我和陸和師弟忠良之後的名聲沒想到這時候用上了。”說罷也是自嘲。
張三丰道:“你不要這樣想,父祖輩英雄了得,本就是讓人自豪的事,你們都不去以他們的名聲謀福利,乃是將他們的只想發揚光大,這是再好沒有的。只是太師父年紀大了,只能在這裡看著你們早去早回。”縱使一代宗師,此時也不過是等待孩子回家的垂暮老人,聽得俞凌波一身難受。
不過張三丰到底豁達之人,繼而又道:“阿翹,這些日子我也看了,你的武學雖高,可內力不足,多以招式取勝,可偏偏我武當修煉的乃是“九陽神功”,不知道與“九陰真經”有無衝突,這一去我想了個巧宗,你卻要認真學習。我創的太極拳,你已學會了,另有一套太極劍,不妨現下傳了你。“
張三丰說得輕巧,但是這“太極劍”與”太極拳“一樣乃是他苦心所創,只是劍法一道更重自然,張三丰知道俞凌波練得乃是峨嵋基礎,故此相傳。
凌波自然不敢違背太師父的話,只是擔心,“太師父的本事,山高海深,知不知道我何時才能學會。”
張三丰撫須一笑,道:“即炒即賣,新鮮熱辣。不用半個時辰,一套太極劍法便能教完。”
凌波吃了一驚,但想起太師父教張無忌“太極拳”時也不過一夜,不由信心大增。開始請教。只見張三丰左手持劍,右手捏個劍訣,雙手成環,緩緩抬起,這起手式一展,跟著三環套月、大魁星、燕子抄水、左攔掃、右攔掃……一招招的演將下來,使到五十三式“指南針”,雙手同時畫圓,覆成第五十四式“持劍歸原”。張無忌不記招式,只是細看他劍招中“神在劍先、綿綿不絕”之意。
凌波看的認真,開始還有些急於求成,但慢慢似乎體會到太師父的苦心,慢慢感受這劍法中蘊含的道理,竟是無招勝有招,大巧若拙,正好補充她武功的不足,滋養內家修為。不過這門武功她學了後竟是全部忘記,如是者三才明白張三丰傳給他的乃是“劍意”,而非“劍招”,要他將所見到的劍招忘得半點不剩,才能得其神髓,臨敵時以意馭劍,千變萬化,無窮無盡。
練成之後,果然神清氣爽,再次叩謝太師父。這邊明教的人不幾日辭別張三丰師徒,首途前往淮北再去大都。張無忌和俞連波這般好手,何況心念師伯,便也一起去了。
明教一行人曉行夜宿,向東北方行去,一路上只見田地荒蕪,民有飢色。沿海諸省本為殷實富庶之區,但眼前餓殍遍野,生民之困,已到極處。群豪慨嘆百姓慘遭劫難。卻又知蒙古人如此暴虐,霸居中土之期必不久長,正是天下英雄揭竿起事的良機。
正感嘆間,忽然見一對元兵追逐一夥壯漢,一條黑衣大漢手挺長矛,眼看跑不掉,竟是反向衝出,元兵當者辟易,無人敢攖其鋒。只見那大漢長矛一閃,便有一名元軍被刺,倒撞下馬。只是雙拳難敵四手,元兵源源不斷,這樣下去,不免還是要毒手。
張無忌看了看這大漢形貌,驚詫道:“常大哥?”說罷對陽頂天稍微示意,就上前去相救。向旁邊之人要了一杆綠沉槍,雙手一擺,先將幾個衝近前的兵卒掃飛,隨即一槍,直取元將咽喉。
那元將大驚,大驚,慌忙反手一揮,那柄太阿劍橫掠而過,噌的一聲輕響,原來是他意欲用寶劍削去這平平無奇的槍頭。可張無忌何等武功,內力早已經與武器融為一體,不用出手就將他震開。一旁周顛嫌他麻煩,一刀結果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