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用當時德國共產黨的話講,誰選擇了希特勒,誰就選擇了戰爭,可是為什麼德國人仍然選擇了希特勒呢?德國共產黨說誰選擇了希特勒,誰選擇了戰爭,這個口號很快當時就淹沒在德國民眾對希特勒擁護的四句話上。1933年1月30號,整個柏林幾乎萬人空巷,喊著四句話:一個元首;一個政黨;一個民族;投一個人的票‐‐阿道夫&iddot;;希特勒。所以德國共產黨說誰選擇了希特勒誰,就選擇了戰爭,很快就淹沒在這四句話當中,變得多麼的蒼白而無力了。戰後,許多人甚至包括當年高喊那四句口號的德國人都在思考,究竟是歷史選擇了希特勒,還是希特勒改變了歷史呢?沒有人能夠給予清澈而準確的回答,沒有人。
1934年8月2號,當興登堡總統去世後,希特勒立即將總統與總理的職務集於一身,掌握了德國黨政軍大權,德國歷史最黑暗的時代‐‐第三帝國開始了。
棺材幫德國負責人連夜發來密電:惡魔已經崛起,請指示。
奉天情報科回電指示:派遣預先留下的幕僚,積極和戈培爾合作。
1929年至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1937年又爆發了新的世界經濟危機,這使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各種矛盾急劇尖銳。為了緩和國內階級矛盾,轉嫁危機,各國展開了激烈的貿易戰、關稅戰和貨幣戰。
1931年在東北爆發的9&iddot;18事變,讓日本在東北亞的勢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冰點,1932年1月更是自尋死路的發動了珍珠港襲擊,1934年北軍襲擊臺灣,永不沉沒的航母易手,馬關條約被燒毀。
1933年納粹黨上臺後,德國退出國際聯盟,公然撕毀凡爾賽條約,大規模重建軍備。1936年3月,德國出兵佔領萊茵非軍事區,同年8月夥同義大利武裝干涉西班牙。1936年11月,德國同日本簽訂了&ldo;反共產國際協定&rdo;,次年義大利加盟,建立了德、日、意法西斯軸心同盟。
英國的泰晤士報披露,在納粹黨務會上不斷出現身穿黑色制服的黃種人,起先英國單純的認為是日本人派來的參謀團,後來軍情六處得到確切訊息卻讓歐洲大吃一驚,這些人居然來自中國的四川,是一支神秘組織的智囊團。
在華人智囊團到達柏林兩個月後,德軍悍然出兵吞併奧地利,同年9月侵佔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次年3月吞併捷克斯洛伐克全國。
軍情六處綜合各方情報得出結論,我們有理由相信,希特勒已經和東方的那個強大的軍事團體結盟。
可是,東方現在也是陷入一片戰火,北軍接連兩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將日軍從陸上逼回海里,美國的戰列艦損失慘重,造成航母叢集的發展,太平洋大海戰就此爆發。
海戰,是對一個國家的國力,科技力量的綜合考驗,絕對的裝甲碰撞,先進的打擊後進。
日美海戰一開始日軍就陷入尷尬境地,要麼放棄日軍在南洋的海軍勢力,與北軍妥協,要麼,就要承擔兩線作戰的惡果。
讓日本人大喜過望的是,在北軍接近瘋狂的兩次大規模攻擊之後突然銷聲匿跡,日軍情報部門趕緊發動起來,得到結論是,北軍不得不北上,軍事力量再次轉移,因為蘇聯再次發動了西伯利亞戰爭!
北軍戰略側重點轉移讓日軍南軍壓力大減,山下奉文指揮日軍精銳南軍一路南下,日軍利用海上閃擊戰向美、英、荷在亞太地區的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發起猛烈進攻並取得一連串重大勝利。日軍進軍泰國,9日侵佔泰國。1936年1月,日軍佔領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2月8日,日軍強渡桑佛海峽,在新加坡登陸。菲律賓、呂宋、荷屬東印度、緬甸等都被侵佔,日本控制了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