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俄國得知這個情況大驚失色,忙命令命令伊爾庫次克軍區向恰克圖,赤塔發兵50000,意圖包圍這支深入的孤軍。
約翰和雨果佔領庫倫之後,一方面安撫蒙古王公,不限制人身自由,一方面聯絡清廷庫倫辦事大臣,就地合兵合力抗擊俄軍。
訊息傳到白城子,蒙匪大嘩,軍心動搖,開小差的越來越多,這個持續了近一個月的仗實在太苦了,已經超出蒙匪承受的能力。
吉路在得到訊息的第二天向全軍宣佈,發布戰前演講,發動對蒙匪的最後一仗。
我從奉天發來電報,指出蒙匪一定會潰退,要各師追擊的時候不要估計編制,班自為戰,人自為戰,只要往一個方向追--庫倫就對了。
調動兩個作為預備隊的師,駐防長春,防止俄軍南下。
蒙匪潰退的速度比想想的還要快,槍枝彈藥輜重什麼都不要了,一人一匹馬風一樣的卷向草原。
在這股騎兵的背後,有更大的一股追兵,這些人可能誰也不認識誰,但是見著騎馬的蒙古人就嘍火,後面是一眼望不到邊際的騾馬隊,就這樣邊打邊走。
直到9月25號,恰克圖匯集兵力達到60000人庫倫方向達到40000人,在漫無邊際的草原上還有連綿不斷的騾馬運輸隊,前期的追繳政策讓從奉天到恰克圖這一路上再無人煙。
俄方懵了,他們看不懂我為何擺出一副搏命的姿勢,從來不知畏懼為何物的馬格薩爾扎夫第一次感到害怕。
仗打到這個時候人命都已經不算什麼了,後勤的克林幾乎忙瘋了,王永江累的幾乎吐血,但是這一切都是有價值的。
我親自趕到恰克圖指揮作戰,發動了隊赤峰的戰爭,俄軍一觸即潰,望風而逃,被我徹底攆出蒙古邊境。
直至10月18日,蒙古全境徹底肅清,再看過我雄壯的軍威和擊敗俄軍的行為後,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率領王公大臣前來請罪,發誓永生不背離中國,不背離大清。
11月,朝廷一支滿族貴族組建的軍隊挺入今科爾沁,永久駐防。
1910年春,我軍陸續班師,蒙古戰略完成,此役我後勤消耗極大,原本攢的那點家底全部砸在蒙古事變上了,唯一的收穫就是收編了一支20000人的蒙古騎兵。
1910年是個青黃不接的年頭,由於軍隊龐大,開支消耗太大,克林建議分兵屯田,一來能養兵,二來能控制地方,徹底控制東北的府縣,讓東北從上到下全部是我們自己的人。
袁金凱被我派到大連和日本人進行無窮無盡的談判,吃喝隨便,談到主權問題,一個指頭都不行。
德國大使德內非常看好蒙古,他派人初步勘探了一下,願意提供1000萬馬克的啟動資金。
不過這回可不是先到先得了,英美大使一致要求招標,就是拍賣蒙古開發權。
最後當然是英美中標了,德國大使臉色鐵青的從會場退出的時候,說了一句話:&ldo;這標,早晚是我的!&rdo;
全球經濟進入瘋狂增長階段,東北工業化開始初見成效,我擴張的軍隊能穿上自己生產的軍裝,拿上自己兵工廠生產的槍枝,槍枝更換基本完畢,一水的水連珠步槍。
更換下來的槍枝我一小部分送給正在廣州的孫中山先生,算作我對革命的支援,孫先生胸懷確實磊落,寫信表示盡棄前嫌,並願意親自來奉說服我參加革命,被我委婉的回絕了。
大部分更換下來的武器在兵工廠翻新後,我半賣半送的形式給了段祺瑞和馮國璋,其實這都是給袁世凱面子。
我並了人家的艦隊之後,袁世凱一直沒有資訊,我擔心這傢伙憋著什麼壞呢,所以送槍示好。
吉路提拔了六個軍長,本人卻開了個什麼招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