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第1/3頁)
[美]丹尼爾·J·布林斯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美國能把這些各式各樣的人全部融化於一個國家。由於這些人來自農村佔極大比重的舊世界,其中大多數人是一直靠土地生活的農民、農場主或村民,這一點就顯得更為突出。當這些人在南北戰爭以後的一個世紀裡陸續躋身於美國社會生活時,這個國家正年復一年地城市化,他們中間的多數人不得不在舉目無親的城市裡尋找一席棲身之地。
誠然,歷史上曾多次有大批人從世界的一地遷徒它處。傑斐遜等人在獨立革命時期就提醒過英國人,告訴他們英國自身也曾充斥著外來移民。從長遠來說,大多數國家裡的外來移民早晚會同早期居民同化起來,在美國也是如此。然而,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美國移民的經歷最為突出之點並不在於到美國來的移民能夠融合成為一個國家,而在於如此眾多的人居然還多少保留了各自的特性。美國從未完全喪失不同民族各自聚居的味道。其它國家把不同民族的人融合成為一體;而美國則容許不同民族的人依然故我地成為一體。美國把拉丁語中的&ldo;合眾為一&rdo;作為座右銘,其實更為恰當的座右銘應當是&ldo;合眾為眾&rdo;。
美國的政治是地區政治,也是來自不同地方的移民集團的政治。&rdo;歸化的美國人&rdo;,諸如義大利裔美國人、德裔美國人、愛爾蘭裔美國人等等,佔了全國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成功地控制這些移民集團是美國政客在全國政治舞臺上獲得成功的一項重要先決條件。移民集團在美國所起的作用猶如宗教派別、經濟階級或社會階級在歐洲所起的作用一樣重要。但是,殖民時期的移民同美國立國後的第一個世紀裡大量湧入的移民之間有著重大差別。殖民時期的大批移民是由嚮往建立某種型別社會的人領導的。其他人來到這裡則是為了建立簡單字面意義上的&ldo;殖民地&rdo;,即&ldo;一群人離鄉背井跑到一塊新地方建立起附屬於母國或者同母國密切聯結在一起的定居點。&rdo;對於懷著建立&ldo;山巔之城&rdo;、&ldo;心靈深處的種植園&rdo;、&rdo;慈善殖民地&rdo;、&ldo;移植過來的英國農村生活&rdo;或者其它某種型別社會的理想而奔向這裡的人們來說,緬懷往昔不如實現今日願望那麼緊迫。各種不同的見解至少凝成十三種各不相同的忠忱,而這就形成了美國的聯邦制‐‐美利堅合眾國。在這之後是移民時期,這個詞最初見於獨立革命時期,通常用以指那些離開別的國家來此定居的人。&ldo;移民&rdo;逐漸為&ldo;外來移民&rdo;(強調移入而非移出)或者&ldo;難民&rdo;(強調逃亡和尋求庇護)的提法所取代。殖民時期來到美國的人多數是抱有某種目標而來的,以後來的人多數是由於某種原因並為了追求某種具體目標而離開家鄉的。在殖民者心目中,目的地佔據重要地位;而在移民者心目中,原籍佔據重要地位。殖民者是被吸引而來的,難民是被排擠而來的。這並不是說前一時期很多殖民者不是被迫害和貧困驅趕而來的,也不是說後一時期很多移民不是懷著憧憬&ldo;黃金國度&rdo;的理想而來的。但是,早期來的人主要是為了追求,後期來的人主要是為了逃避。清教徒先驅者確定了第一個移民時期的基調;移民先驅者確定了第二個移民時期的基調。第一個時期建立了各個州,第二個時期建立了一個國家。第一個時期建立了美國的聯邦制,第二個時期開創了一種新型的全國政治。
在二十世紀,再也沒有別的人數雷同的民族對其原籍如此眷念了。十九世紀來自歐洲的人們直到二十世紀還由於家庭觀念以及對他們故土的懷念而維繫在一起。他們來美國後的經歷,他們在美國生活和政治中的地位,主要取決於其移民時的具體情況。雖然愛爾蘭、德國、義大利、猶太、波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