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第1/3頁)
[美]丹尼爾·J·布林斯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霍爾所採取的研究手段同他研究的課題一樣新穎。在四位受過訓練的幼兒園教師的協助下,霍爾設計並主持了二百次問卷調查,到一八九四年為止,霍爾又搞了十五次此類調查,各次都針對一個不同的題目,如玩玩偶,或是兒童害怕的事。在那個學年結束時,他收集到了兩萬份填好的調查問卷;翌年,他又透過八百名工作人員收集到六萬份調查問卷。此後十五年裡,&ldo;問卷調查(estionnaire)這個用語透過兒童研究和教育心理學,主要是透過霍爾的研究工作,進入了美國語言。就獲取&ldo;人&rdo;的知識而言,從柏拉圖到康德等偉大哲學家採用的是自省方式,教授和學校工作人員採用的是辯論方式,美國人則另闢蹊徑,採用霍爾的方法,讓人們表白自己,從而摸透他們的想法,增加對&ldo;人&rdo;的瞭解。問卷調查可算是某種形式的投票,利用民主投票的方式就心理學問題發表意見。
這些資料為霍爾的&ldo;兒童心理學&rdo;‐‐或稱&ldo;研究兒童意向的科學&rdo;‐‐提供了原始材料。僅是這些資料的數量,就使他忍不住去探索一種定量性更強、自認為更具&ldo;科學性&rdo;的觀點。霍爾著手確立智力及體能發育的&ldo;標準&rdo;。他在克拉克大學時,鼓勵弗朗茲&iddot;博亞斯蒐集有關伍斯特學童發育的統計數字,以確定&ldo;正常&rdo;發育的標準,並以此來辨別不正常和病態的兒童,由於博亞斯發現兒童的教育速度差別極大,他的這種期望未能得到實現,但霍爾探索&ldo;標準&rdo;的勁頭絲毫沒有減弱。透過測驗兒童的視力、聽覺以及完成體力工作的能力,霍爾繼續研究兒童體能標準的課程,試圖最後確定&ldo;健康&rdo;和正常的定量標準。這樣一來,他的反對者們便抨擊兒童研究是一種威脅,從根本上來說是反民主的,因為他支援了這樣的觀點,即&ldo;某些兒童是特殊的或反常的&rdo;。
霍爾對統計資料很熱衷,而他又在其中加進了過多的浪漫色彩,他宣傳說:&ldo;由於兒童剛被上帝塑造出來不久,還未經玷汙,體現著這個世界倖存的最完美的東西。&rdo;因此,&ldo;年輕人的保護者們應當首先儘量讓其自然發育。&rdo;霍爾的&ldo;遺傳&rdo;心理學是從進化論觀念演變而來的,按照他的說法,每個兒童的發育過程都是人類發展過程的再現。達爾文認為個體發育是種系發育的再現,霍爾將其引伸為一種實用的觀點:心理學可以再現歷史。各種年齡的&ldo;正常&rdo;兒童的行為都有著某種神聖的合理性。兒童發育的每種表現形式都是走向更高階段的一個階梯,因而無所謂&ldo;好&rdo;與&ldo;壞&rdo;。
例如,霍爾在《論兒童的撒謊現象》(一八九○年)一書中,表示不贊成校長們對待誠實問題的那種傳統態度。他認為,不應簡單地把撒謊視為一種惡行,而應把它看做一種複雜的行為方式,其含義隨兒童發育階段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在大多數情況下,&ldo;撒謊&rdo;的兒童需要的不是懲罰,而是理解。霍爾在書中通俗地表述了兒童那種被低估的&ldo;創造神話&rdo;的能力,以及兒童如何尋求&ldo;擺脫那種必須每時每地、不折不扣地保持誠實的令人討厭的責任感&rdo;。兒童的撒謊同玩耍很相近,這態度體現著人類進化早期階段那種可愛的純真。霍爾對兒童恐懼心理和發洩怒氣的方式進行研究之後,再次斷定人們應當對這些恐懼心理和洩怒方式予以重視和理解。發怒&ldo;在正常發育過程中有著它的作用&rdo;。
霍爾所說的兒童發育&ldo;階段&rdo;完全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