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第1/3頁)
[美]丹尼爾·J·布林斯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牧場主大部憑自己的想像力別出心裁地選定他的烙印圖案,只要不與其他人登記的圖案重複就行了。最初,在烙印的選定上,只有非正式的協議:但到了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各個州和準州紛紛頒行了烙印登記冊。這些登記冊展示了烙印圖案和牲畜身上的烙印部位,還列明瞭其它附帶標記(諸如&ldo;耳戳&rdo;,剪缺左耳或右耳,或雙耳;或者在牛頸部下垂的皮肉處刻下痕記等等)。主人盡可以把他腦海里閃現出來的任何字母、圖形或亂七八糟的符號拼湊在一起,不過,既然烙印是牧場的標誌,他就得長年累月地使用下去。起初,牧場主可能只用他自己或妻子兒女或牧場名字的首字母,但登記在冊的烙印越來越多,於是便出現了許多有趣、怪異和莫名其妙的組合。例如有一位牧場主採用了&ldo;t&rdo;的印記,他解釋說,這意味著他的牧場離一家酒吧有&ldo;二十英里&rdo;(enty iles)。
但怪也不能怪得出了格兒,不管什麼烙印,都必須使盜賊難以竄改。例如,字母&ldo;c&rdo;就很容易改成字母&ldo;o&rdo;或數字&ldo;o&rdo;;字母&ldo;i&rdo;就可以改成其它十幾個字母,或看去象是數字&ldo;i&rdo;而可在後面加上別的數目字。各種圖案設計,諸如把字母重迭,給字母框上方框,或在首尾兩端橫劃上短線,都可以使人難以做手腳。
盜牛賊則使出種種招數來更改烙印。如果盜牛賊設法得以在趕畜大會上受僱為列印工,他便會瞞過眾人在一些小牛身上打上&ldo;空頭烙印&rdo;。而所謂&ldo;空頭烙印&rdo;就是沒有登記過的烙印,盜牛賊造它出來,因為它不屬於任何人。盜牛賊親手操縱著列印烙鐵,將之淺淺地印在牛的皮肉上,很快便會消失;事後,在他方便時,再打上自己登記在冊的烙印,把小牛據為己有。更便當些,還有&ldo;皮毛烙印&rdo;‐‐即不論什麼烙印只管淺淺地印上,以後等待時機盜牛賊再在上面蓋下自己的烙印。
烙印大都晦澀深奧,因而朗讀烙印便成為一種高度技巧的本事。由於任何牧場主可以自行決定他的名字的發音,同樣道理,他也可以決定他的烙印各個部分的讀法。不過,在這方面也有一些公認的成規。根據這些成規,&ldo;a2&rdo;讀作&ldo;大a2&rdo;。&ldo;lazy&rdo;是指倒過來或橫過來寫的字母,如此一來,在&ldo;lazy bar&rdo;中, 就應豎起來寫,並有一條橫線劃在烙印下面。圍繞某個字母的一段曲線稱為&ldo;四分之一圈&rdo;。用一條豎線平分的環形稱為&ldo;釦子&rdo;。用曲線劃出的&ldo;w&rdo;字樣稱為&ldo;草體w&rdo;。字母或數字(例如&ldo;7&rdo;)兩側如有兩道外延的曲線,就讀作&ldo;飛7&rdo;。還有大量的特別同匯,比如&ldo;痛打&rdo;、&ldo;揍傻瓜&rdo;、&ldo;豬圈&rdo;等等,讓生人聽起來,就象是一些俚語。但對已經入門的牧場主來說,它們卻有著確切的專門含意。&ldo;牧場切口不難理解,&rdo;一個牛仔就曾說過,&rdo;你只要事先搞清別人的意思,此後,別管他嘴上說些什麼。&rdo;烙印也象盾形紋章,籠罩著神秘的氣息,成了民間傳說中有聲有色的話題。就拿名重一時的金氏牧場的主要烙印‐‐&ldo;草體w&rdo;來說吧。沒人確切知道理察&iddot;金上尉打從什麼時候起開始把這個烙印打在他的牲畜的皮肉之上,或許最初是在一八六七年。到一八六九年,他在德克薩斯的努埃塞斯縣把這一烙印正式登記在冊。在行話中,它的特定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