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第1/2頁)
沅汰原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渡眾生何須一定僧人?今日座上衣冠無非肉食者,可曾普渡生民?&rdo;達摩身後一直沉默而立的高澄忽然侃侃出言。一雙綠寶石般的眼睛從容鎮定,靜觀其變。
忽然一下子變得安靜了,不管是廊上、廊下,屋舍裡的、屋舍外的,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了高澄身上。有訝然,有欣喜,有震動,有警惕,有愛之痴,有恨之深。
&ldo;孺子可教,不如隨了老僧出家去吧。&rdo;達摩笑道。
這話倒讓高澄一怔,不知如何作答。
倒是崔季舒在暗中急道,&ldo;這老僧,信口亂說。&rdo;
陳元康若有所思道,&ldo;世子日後必成大器。&rdo;
西廊下的侯景和宇文泰都沒說話,兩個人都是心裡做文章的人,只是此時心事愈沉重了。
屋內的蕭瓊琚和羊舜華也沒說話,極安靜,不約而同地都看著外面的高澄,不肯移了目光。
&ldo;這什麼人?&rdo;蕭正德大袖郎當地伸手一指,怒喝道。又目光四處搜 尋,但很快乾咳了兩聲恢復了平靜,只是站在皇帝蕭衍的身後看著。
蕭衍目光陰鬱地看著高澄沒說話。
倒是達摩祖師微笑而立,靜觀如無我。
&ldo;鮮卑子婁子惠。&rdo;高澄朗聲回答。
兩側廊下人自不必說,密切關注。倒是蕭正德忽然收了神威,有點不自在地側了頭看別處。
&ldo;既是鮮卑人,想必便是從北朝魏國來的,你來此何事啊?&rdo;出其不意地倒是大將軍王僧辯開口質問。
陳霸先不關己事不開口,羊侃則面色複雜,倒是太子蕭綱一派平和。
高澄從容淡定地道,&ldo;講經說法、普渡眾生也分南北乎?&rdo;
&ldo;既然眾生都需渡,又何必捨近求遠,從北地來渡我南朝眾生。眾生皆生民,難道引渡分先後?&rdo;王僧辯接著質問。
王僧辯的話就有些語帶雙關的味道了。不只高澄從北魏入南梁,就是達摩也是天竺僧來東土。
&ldo;大將軍此言有誤,不管是達摩祖師還是鮮卑子婁子惠,既已身在建康,在這同泰寺中就是緣法,不必深究。眾生都需渡,但總有初處,不然從何渡起?&rdo;一直沉默的陳霸先忽然開了口。
王僧辯此時才回味過來自己出語失誤,深悔自己不解帝心。而陳霸先卻暗中緩轉了他的意思,又回到了梁帝蕭衍的心思上。王僧辯暗自看了一眼陳霸先,只見他仍是面無表情,看都不曾看他一眼。
&ldo;只是誦經說法,又何論南北?&rdo;太子蕭綱也開口道。他的聲音極溫和,好聽。
這讓高澄忽然想起了蕭瓊琚。
最緊張的就是深怕高澄有危險的陳元康和崔季舒。還有胸有心思萬千的侯景和宇文泰。
&ldo;這話說的極是。&rdo;高澄又大聲從容道,&ldo;本是不分南北。座上者乃梁之天子,嗣君和廷臣,都自雲學佛,尚以勢壓人。佛法面前眾生皆平等,北朝重佛法便在於此。佛渡有緣人,何謂有緣?先自引渡,佛方能渡之。&rdo;高澄忽然停下來,掃視梁帝蕭衍及他身後而立者,目中霸氣難以掩飾,連梁帝蕭衍都心中一震。而後他方道,&ldo;據我看,南朝諸君臣當先自渡。&rdo;其聲如鏗鏘如金石。
他出人意料地轉身向著達摩大禮,道,&ldo;北魏崇佛向善,不以此論國政,不以此分生民,無同泰寺之高塔大殿,但多其深山密林,請祖師至魏如何?&rdo;
&ldo;汝是何人?敢出此大言?&rdo;蕭正德忽然又從梁帝蕭衍的身後一個箭步衝上前揮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