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第1/2頁)
博陵先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光緒傳完旨後,轉過身來,低頭對慈禧說道:「親爸爸,兒臣如此處置,可是妥當,還請親爸爸示下。」
慈禧面無表情,冷冷道:「皇上,好啊,不錯,有長進了。只是,皇上,你只想著開戰,大清精兵何來?聶士成可是說了,日軍悍不畏死,民風彪悍,大軍有十數萬之眾,一旦齊聚朝鮮,試問皇上,你打算從何處調集精兵前去應戰?大清國內,哪裡還有蘆臺練軍這樣的精兵強將?」
「這……」光緒帝畢竟閱歷有限,慈禧一陣詰問,頓時沒有了言語,只得把眼神瞟向翁同龢與李鴻章。
翁同龢僅僅是文官,未經兵事,如何曉得哪裡有精兵,只得以眼色示意李鴻章。
李鴻章雅不願在慈禧面前為光緒出頭,再怎麼說自己也是貼著後黨的標籤呢,老佛爺本來就不高興了,自己還站在朝堂之上,公然力挺皇上,殊為不智。只是如今勢成騎虎,自己想不出頭都不行了,只得硬起頭皮說道:「太后,如今臣麾下仍然有淮軍三萬,西北尚有左中堂遺留的楚軍一脈,戰力不俗,江南劉坤一麾下還有一部湘軍可供驅策,再加上其他地方的練軍,我想大清如今能戰之軍不在少數,即便如今我大清精兵不多,正好可以接著中日大戰,鍛造出一支精兵來。試想當年橫掃天下的八旗子弟哪一個不是從沙場上經過大戰磨練出來的?」
慈禧神情一震,眼中露出微微的寒芒,冷聲道:「李中堂,如你所言,中日之戰,我大清勝算幾何?」
李鴻章額頭微微冒汗,躬身道:「太后,依臣之見,我大清勝算有六成,和局有八成以上,只要西洋列強不強行插手,我大清敗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前提是,我大清要同仇敵愾,君臣同心,這樣日本彈丸小國,敗北之日不遠。」
慈禧太后眼神落寞,嘆道:「如今大清國力疲弱,哀家實在不願意看到朝廷再起刀兵,既然你們君臣一意孤行,要大戰到底,那就有著你們吧?只不過,一旦戰敗,這殘局可怎麼收拾……」
李鴻章心頭一冷,知道慈禧太后這是要準備秋後算帳了,自己看來不得不更加小心謹慎才是。
李鴻章沉聲道:「太后放心,老臣必不負太后及皇上重託!」
光緒帝臉色有些陰沉,說道:「李中堂,這援軍調集之事你看該如何措置?」
李鴻章答道:「陛下,如今朝鮮聶士成部約有兵力一萬六千餘人,另外丁汝昌已由海路運送銘字營四千人登陸朝鮮,不日即可抵達。屆時,開城之兵將有兩萬,雖然進攻尚有不足,但是自保應該不成問題。老臣素聞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忠勇,可傳旨依克唐阿大人率所部人馬火速入朝,以為援引,協助聶士成。當年左中堂遺留的楚軍素來驍勇,如今統領榮祿大人正好在京,可命其迅速回陝,率楚軍主力趕赴關外待命。湘軍一部可由宿將宋慶大人率領出關待命。這幾路皆是百戰精兵,加起來應該不低於五萬人,臣將調遣餘下兩萬淮軍近日從海路再赴朝鮮,由聶士成親自統領。這樣朝鮮兵力將不低於五萬人,關外再行集結五萬人兵力隨時支援,方是萬全之策。」
光緒帝點點頭,笑道:「老中堂果然是國之棟樑,就依老中堂之意。」
李鴻章又接著說道:「皇上,臣請皇上恩准,儘快將軍資撥付國內各個製造局,加緊生產槍枝彈藥,如今大戰,萬萬不能缺少火器,一旦供應不上,數萬清軍將在短期內成為炮灰,一敗塗地,此事萬萬拖延不得,請皇上重之。」
光緒帝輕輕嘆道:「大戰一起,國力將更加困頓,朝廷尚賴各位臣工用心,此一戰,我們必須戰而勝之。」
李鴻章猶疑了一下,說道:「皇上,臣聞聶士成麾下有張毅者,有經天緯地的大材,朝鮮連勝,此公出力甚巨,頗受聶士成推崇。臣來京前,曾致電聶士成,詢問其中日方略,此人曾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