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居正無奈跪在父親墓下,慘愴痛哭一番,把對父親的愧疚之情一吐而盡。之後收拾行李,與使者一同起程北上,他最後一次離開了故鄉,從此之後,張居正再不曾看到江陵的風光。
返京途中依舊風光備至,親王出迎大臣在明朝實屬罕見,張居正卻身經數回。路經襄陽,襄王也破例迎候,為當朝首輔設宴接風。
到新鄭後,張居正再次拜訪高拱,這是兩位鐵腕宰相最後一次見面,此時高拱更加衰弱,唯有兩事苦苦相求:死後為他立嗣,並向朝廷請求卹典。
張居正儘量棄嫌修好,滿足高拱的所有要求。可他萬萬沒有料到,這位曾在政壇呼風喚雨、叱吒風雲,而頃刻狼狽失勢的高大人,在將近油盡燈枯時,努力掙扎著將滿腔的怨恨化作字字血淚的文辭,以此&ldo;回報&rdo;張居正。兩人之間的嫌隙不僅沒有隨著這次會面消弭,還在他們身後別生枝節,引出一系列事端。
歸葬途中,各地親王、府縣官員高規格接待尊貴的張相公,張居正一路風光,盡享人間榮華富貴,可他不曾有一刻疏忽怠慢國家大政,喪父之痛還未能完全平復,仍時刻關注邊疆戰事。從北京到江陵的驛道上,正有無數公文快馬加鞭,隨馬蹄南下。
此時,張居正接到遼東送來的一份捷報:&ldo;遼東副總兵陶成嚳擊斃韃靼武士四百餘人,並收掠其牛羊群,明軍損失微小。&rdo;
訊息迅速在北京城內傳播開來,人皆盛讚陶將軍用兵如神,萬曆皇帝大喜,隨即告謝郊廟,並派使者快馬加鞭趕到江陵,請首輔擬旨,大行賞賜。
張居正看到捷報後,沒像他人一樣陶醉在&ldo;勝利&rdo;的喜悅中,他隱隱感到其中有詐。反覆想來,疑點殊多,韃靼武士兇狠殘暴,以明軍戰力,怎能如此輕鬆就取得這樣的輝煌戰果?況且敵人來犯,焉有率帶大批牛羊之理?他一面向皇帝上奏密疏質疑此事,一面給兵部尚書方逢時寫信提出疑點,並秘密派心腹薊遼督撫梁夢龍四處調查……
一將功成萬骨枯,此言不虛。
陶成嚳殲滅四百多名韃靼武士不假,但這些人是因得罪&ldo;土蠻&rdo;而攜帶牛羊奔明的韃靼士兵,如能收編,本是絕佳戰力,如今卻盡數成為陶成嚳的刀下冤鬼。
澄清真相後,張居正決心嚴格查辦,否則會開邊將邀功的惡例,阻擋外夷向化之心。可惜此時皇帝封賞的聖諭都已下達,文武百官皆受封賞。
何況報捷的梁夢龍、奏請的方逢時、擬旨的呂調陽等人,不是其生死與共的知交,就是一手提拔的門生,加之皇帝都已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靈,徹底推翻此案、收回聖旨著實太過操切,於各方都很難堪。
可鐵面宰相顧不得任何情面,硬是將大學士、兵部尚書、侍郎及薊遼總督、遼東巡撫、總兵的恩賞一併剝奪,大家就這樣空歡喜一場。
張居正原擬五月底趕回北京,途中遇到滂沱大雨,耽擱了一些時日。六月中旬,浩浩蕩蕩的隊伍抵達北京城郊,萬曆企盼心切,特命司禮監太監何進在真空寺設宴盛情款待元輔等人。
王者歸來,次日一早,文武百官列班迎接元輔入朝。萬曆隨即在文華殿西室召見張居正。君臣之間不過小別三個月,久別重逢,有許多肺腑衷腸要傾訴。
萬曆首先開啟話匣子:&ldo;先生此行,總算忠孝得以兩全了。&rdo;
張居正連連答謝:&ldo;這本是臣的家事,沒有皇上您的恩澤,怎麼可能實現呢?臣定會知恩圖報。&rdo;
萬曆說:&ldo;天氣那麼炎熱,路途那麼遙遠,先生一路辛苦了。&rdo;
張居正叩頭謝恩:&ldo;臣違反約定沒按時回來,請陛下治臣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