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3] 相當於從今河南上蔡、江蘇徐州到浙江、福建兩省及江西北部的廣大地域。
[14] 即《淮南子》中的《內篇》。
[15] 左官指諸侯王國的官吏。漢代以右為尊,舍天子而佐諸侯,故稱為左官,含有政治上歧視的意思。
[16] 漢制,諸侯貢金以助祭宗廟稱酎金。酎是一種優質酒,自四月至八月分三次追加原料反覆釀成。漢文帝時規定,每年八月在京師長安祭高祖廟獻酎飲酎時,諸侯王和列侯,要按封國人口數獻黃金助祭,每千人貢金四兩,餘數超過五百人的也是四兩,由少府驗收。酎金之制即由此產生。諸侯獻酎金時,皇帝親臨受金。如發現黃金的分量或成色不足,則要受罰,諸侯王削縣,列侯免國。這種有關酎金的法令稱為《酎金律》。
大漢公主(下)
第六章 眾叛親離
全軍垂涕慟哭的場面讓衛青愈發不安,他恍然明白了過來:原來就算飛將軍出擊匈奴沒有打過一場勝仗,卻依舊是天下人心目中無可比擬的英雄。李廣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如何做到了這一點?
元狩四年,大漢再次出擊匈奴。皇帝劉徹對此戰勢在必得,因而傾盡國力‐‐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同為主帥,各帶領五萬騎兵、四萬隨軍運送行裝之私人馬匹和數十萬步兵及轉運者,分別從定襄[1]、代郡出發,共擊匈奴單於於漠北,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ldo;漠北之戰&rdo;。
郎中令李廣亦多次請求隨軍出征,皇帝認為他已經年老,並不答應。李廣卻是非要上戰場不可,甚至託堂弟李蔡說情。劉徹礙於丞相的情面,不得已準許李廣出戰,任命其為前將軍,隨大將軍衛青出征。但臨出發前,劉徹特意單獨召見衛青,叮囑道:&ldo;李廣年老數奇,命蹇時乖,千萬不要讓他獨當一面與單於對敵。&rdo;
衛青一軍出塞後,前隊哨探捕到了幾名匈奴士卒,從他們口中得知伊稚斜單於正親自帶領精兵在沙漠北面布陣。衛青決定自己親自帶領精兵與伊稚斜單於交鋒,命令前將軍李廣和右將軍趙食其從東路側翼出擊,策應主力軍隊。東路道遠,而且水草極少,不利於行軍。李廣請求道:&ldo;臣的職務是前將軍,大將軍卻命令臣改從東路出兵,於情理不合。況且臣自少年時代就與匈奴作戰,直到今天才得到一次能與單於對敵的機會,臣願意做前鋒,和單於決一死戰。&rdo;
衛青因為皇帝之前的警告,始終不同意李廣的請求。另外還有一個他說不出口的原因‐‐他的親信好友兼救命恩人公孫敖上次出擊匈奴時丟掉了侯爵的身份,此次任中將軍出征,他想讓公孫敖跟自己一起與單於對敵立功,好重新恢復侯爵的身份,所以有意把前將軍李廣調開,排斥在主力之外。
李廣心中也明白是怎麼回事,堅決要求大將軍收回撥令。衛青不肯答應,命長史寫文書發到李廣軍中幕府,催促李廣快點出發。李廣性格內向,經歷多次挫折之後,人變得愈發憤世嫉俗,此時被衛青反覆催促,心中惱怒異常,既不與大將軍告辭,也不做充足的準備,就憤然起程離去。
衛青一軍向北行軍一千多里,穿過了瀚海大漠。之前衛青、霍去病幾戰獲勝,均是以輕騎突擊,靠奪取匈奴糧草補給軍隊,這次伊稚斜單於學乖了,在漢軍降將趙信的指點下,預先將全部輜重運往北方,自己親自指揮精兵在沙漠以北嚴陣以待。衛青發現敵軍結陣後,立即就地紮營,營外用武剛車連線環繞,形成一道堅固的屏障,再發出五千精銳騎兵向敵陣衝鋒。
伊稚斜單於立刻派出一萬騎兵迎戰,雙方搏鬥得異常激烈。沙漠多風沙,到黃昏時分,大風陡起,飛沙走石,人難以睜開雙眼,兩軍即使面對面也不能辨別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