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梨煎蛋/蔻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細問了夥計才知道,二三四是分指棺材底兒兩寸厚,幫三寸厚,上蓋天板四寸厚。板全稱是三四五,四六板全稱是四五六。越厚越好,價錢也越貴。像那副二三四的,就只要一兩五錢銀子。
當然,一樣的尺寸木材不同,價格也不盡相同。像電視劇裡黑色的棺材是上了漆,還得另外加錢。還有的棺頭畫了圓形的壽字紋,價格便也要再添上一些。
最後王大偉挑了一副木料不易腐爛的足棺材,花去四兩銀錢。又定了一個美女紙人,並許多元寶紙錢,讓棺材鋪的人幫著送到村裡去。
夥計收了銀子,又送了一疊黃表紙給王大偉當添頭,才難得多說了一句話:「街坊朋友家若有什麼事兒,煩請幫著張羅點兒。」
這是棺材鋪在招攬生意,發展潛在使用者。也就只有這一句話,說多了惹人反感。
棺材裝車的時候,忽然有兩個捕快帶著許多家丁模樣的人浩浩蕩蕩奔了過來,那夥計連忙撒了手裡的活兒上前拱手彎腰:「二位差爺怎麼到我們這地方來了?」
他們這鋪子,官老爺們巡街都輕易不肯來,嫌晦氣。
果然那捕快見他們在裝棺材,便有些避諱。遠遠的就站住了腳,道:「抓個難民……一個小哥兒,模樣挺出挑的,穿著淺藍的長衫,偷了縣令大人家的東西跑了。你見著沒?」
那夥計一愣,賠笑道:「我們這鋪子您也知道,難民都不樂意往這邊兒來。」
捕快想想也是,和身邊的家丁耳語幾句,又去前面的鋪子裡挨家挨戶搜了一番,許久才離開。
王大偉腳下挪了挪,把身後的一堆木料擋得嚴嚴實實,等那夥人走遠了才對夥計道:「我瞧現在時候尚早,不如先不急著回去,我在城裡轉一轉買些柴米油鹽,申時(下午3:00)再回村子。」
夥計看了看日頭,也贊同:「晚些回去,工匠時間充裕,也能把紙人糊的精美一些。」
糊紙人對於熟練工來說簡單的很,一天能糊上二三十個。不過趕時間做出來的精緻程度就有所下降了。
「正是這個理兒。我叔父辛苦半生沒討上個媳婦,一定要畫得貌美才是。」王大偉從懷裡摸出三個銅錢塞過去,那夥計立刻拍胸脯保證:「我去幫您盯著匠人,必讓他畫個西施出來!」
王大偉謝過了夥計,約定好申時城門口見,目送他走遠,才回過身對上木材堆裡一雙小兔子般紅彤彤的眼睛。
那是一個十分漂亮的少年,約麼十七八歲,大大的眼睛,挺翹的鼻子,尖尖的下巴,即便頭髮蓬亂沾上了木屑,雪白的小臉蛋兒蹭了灰,也難掩姿色。
這是王大偉穿到古代後,見過最好看的人——即便放在現代的娛樂圈裡,這少年也算上等姿容。
不過王大偉美人見多了,也只驚艷了一瞬,很快平靜道:「出來吧,我不會送你去見官的。」
少年警惕的從木材裡探出個頭,確認了四下無人,才從木材堆裡爬出來,對王大偉低聲道了句「謝謝」,眼中的防備卻未消,頭也不回的跑了。
王大偉瞧他溜得像一隻受驚的兔子一般,心內不由感嘆: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
雖然是為世情所迫,被逼無奈。說來說去,都是這萬惡的封建社會!
離了壽材鋪,王大偉在北街隨意轉了轉,買了一斤鹽,一小壺菜籽油,約麼有半斤。
吳三樁賠的十兩銀子,買棺材、紙人、紙錢花了四兩半,如今尚餘許多。鹽巴五十文一斤,菜籽油一百文一壺,倒也不是買不起。
……就是得藏好了,不然他還沒嘗到個鹹味兒,東西就得進別人的肚子。
王大偉憂愁地嘆氣:他算是知道為什麼那些勤快的原住民要搬走了。和這些沒臉沒皮愛佔便宜的人做街坊,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