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第1/2頁)
蒲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傅爵下了馬車,他打發走車夫,準備好好逛一逛新的京城。
「表哥?」
背後傳來宋銘的聲音,傅爵轉身看見宋銘自城門口跑了過來,他一邊跑還一邊揮著手。
待宋銘跑近之後,傅爵盯著他的臉,遲疑地問道:「你……怎麼變的這麼黑?扛著的是什麼?」不帶小廝,不帶書童,自己扛東西,宋銘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呃,勤快?
宋銘將手裡的東西丟在地上,很沒有形象地擦了把臉,「我在外呆了這麼長時間能不黑嗎?這布袋裡裝的是經過改良的土薯和紅苕,我帶回去給爹孃嘗嘗。」
傅爵拉開布袋,看見裡面碩大的果實,便問道:「改良之後,它們都能長的這般大?」
宋銘點頭:「能!改良的品種已經推廣出去了,百姓每年種一些,再荒的年份也餓不死人,而且聽農業部的人說,改良的玉蜀黍已經開始推廣了,接下來的目標是改良稻種。」
不是很明白宋銘的話,但傅爵也沒有繼續問下去,反正已經回京了,也不在乎這一時半刻,不過宋銘提著布袋,他們也不好邊逛邊聊。
宋銘看出傅爵的顧慮,他提起布袋往城門走。過了會兒,城門外來了兩個年輕人,他把布袋丟給那兩人,樂呵呵地跑到傅爵身邊。
「表哥,走吧,我帶你逛京城。」
傅爵看了那兩人一眼,問道:「他們是誰?」
「我同窗。」
傅爵停下了腳步,他剛才就想問的,宋銘不應該在國子監讀書嗎?他剛才說在外呆了很長一段時間是什麼意思?
傅爵的疑惑宋銘知道,他嘆了口氣,說道:「表哥看出京城變化了吧?」
傅爵點頭,城內變得更整潔也更有秩序了,就連百姓的精神似乎都變好了。
「有變化的不只是眼前這些,朝廷方方面面都變了,包括我們國子監。」宋銘將整個事件經過娓娓道來。
翰林院改組秘書處的第一次考試,翰林官員倒了一大批,所有不合格的人都被送到的國子監和太學。季盛彥沒有剝奪這些人的功名,只是讓他們繼續進修,同時也給了他們再次晉升的機會,那就是協助工部官員進行京城建設。
一開始這些人還放不下面子,可時間久了,他們便妥協了,跟著地方舉薦的人才一起參與到工部的工作之中。統計測量,計算規劃,能進入翰林院的人都不是傻子,這些人上手很快,可是再快也架不住朝廷的人才缺口太大。
水利部缺人手,農業部缺人手,戶部變革急需人手,兵部和刑部也在搶人,總之,只要你有能力,朝廷就給你發光的機會,可就算這樣,人才還是少。
「於是還在國子監和太學苦讀的學生也被分配了工作,名曰『實習』,這是禹州提出來的。如今我在工部的農業部幫忙,實習完,工部會給我寫評測書,國子監也會在我的履歷上記上一筆,這是以後授官的重要參考之一。」
宋銘絮絮叨叨一堆,聽得傅爵火熱起來,可以想見未來的季朝會變成怎樣強大的存在。
「『實習』也會推廣。」見傅爵看向自己,宋銘壓低了聲音:「我爹不是調回京城了嗎,我聽到他跟舅舅的談話。皇上有意在各布政使司的管轄地,擇一個聲望最高的學院授特別勳章,這些學院可以跟朝廷合作,使其學子參與地方機構實習,這也會是他們履歷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當然這些學院肯定沒有國子監好。」
傅爵從宋銘身上感受到了一種自豪感,他有種感覺,禹州和皇上或許想將國子監打造成季朝最好的學院,而且他們或許還想要變革科舉。
「我在雁門關便聽說明年二月會加開恩科,你準備好了嗎?一直待在農業部,有時間看書嗎?」
傅爵的問題讓宋銘心酸,他苦著臉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