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唱華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青小藝在孩童中威望極高,事情便辦得順利許多。待眾少年和三十六個孩童搬進別墅時,形象氣質已煥然一新。
數十個難民從收容所中搬進別墅的動靜,已然驚動報社。自從日本人佔了上海,大量的難民湧入租界後,只聽說難民打破頭也要進難民收容所,沒聽說哪個難民願意主動離開收容所的。這一走就是幾十個,而且都是孩童,而且還是住進花園洋房中,自然吸引各大輿論和報社的眼球。
這個時代的狗仔隊已經很有敬業精神了。居然偷拍到青小藝帶著幾個孩童在餘生的別墅進進出出的照片,再一對比餘生前幾日當街大唱情歌的照片,事情的脈絡自然呼之欲出。
於是,讓餘生痛恨無比的小報又出現了,並且還是頭條‐‐《才子餘生路遇佳人,三日後便已同居!》
小報一出,餘生的大名便哄傳上海灘。此時的上海灘租界,娛樂產業極為繁榮。世事太過於沉重,所以,有太多的人需要一個精神寄託。而這名人的風流韻事,便是各類人茶餘飯後最好的談資。
餘生的八卦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傳播開來,以至於這一日電影拍攝任務完成,餘生回家時,卻發現有幾個記者帶著照相機和筆記本等在別墅之外。
眾記者一看餘生到來,便蜂擁而上,問道:&ldo;餘先生,我是《大華晚報》的記者,請問與您同居的小姐叫什麼名字呢?你們又是怎麼相遇的呢?可否給大家講述一下?&rdo;
&ldo;餘先生,我是《英和日報》的記者,請問您新歌的名字叫什麼?版權作價幾何?&rdo;
&ldo;餘先生,請問您收養這麼多難民兒童有壓力麼?您收養這麼多難民兒童的目的是什麼?只是為了與你同居的小姐麼?&rdo;
&ldo;……&rdo;
有幾個孩童在別墅的門口張望,餘生揮揮手,讓他們回到別墅中去,然後開口道:&ldo;眾位先生,在接受採訪之前,我可以先問大家一個問題麼?&rdo;
&ldo;……&rdo;記者們愣了一下。看這態度,餘生比他們還像記者啊。
&ldo;請問各位報社還招聘報童麼?我想,我收養的這些孩童應該足以勝任。&rdo;
&ldo;餘先生放心,我們報社的報童名額不限,只要賣出報紙,就會有收入!&rdo;說話的是《大華報社》的記者。其他的幾個報社記者雖然筆下的記錄飛快,卻也大都隨聲應和,&ldo;餘先生放心,我們這些報社招報童都是不限名額的。&rdo;
餘生點頭笑道:&ldo;那就多謝各位了!大家問的問題我也聽明白了。我可以告訴大家,住在我別墅中的女子是我的未婚妻。自小接受傳統國學教育,恐怕對這種出名方式會心有顧忌。所以,有很多隱私性的東西我不會回答。&rdo;
&ldo;那一天喝醉酒之後唱的歌,是我最近創作的新歌,名為《胭脂扣》。但是,這首歌其實並不適合男子歌唱,所以,近期我會把這首歌的版權賣掉。畢竟,娶媳婦也是需要彩禮的嘛!&rdo;
餘生開了個不冷不熱的玩笑,眾記者便也附和著笑了起來。
此時突然有一個記者問道:&ldo;餘先生,我聽說,您是從南京逃亡而來的,這個訊息屬實麼?&rdo;
餘生看了那個記者一眼,是個中年男子,眼中雖有好奇,但無挑釁。看來不是有惡意。餘生猶豫了一下,覺得雖然自己從南京逃亡至此的事情可能會引起日本人的注意,並不利於隱藏和復仇的計劃。但是從外地逃亡至上海租界中的人如此之多,想來倒不至於太過顯眼。
便答道:&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