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在這個狀況持續到大半個月,就慢慢改觀過來,即便每天還有十人病逝,死亡率也算是極高,但主要也是體質極度虛弱的人無法熬過寒冬,也沒有最初大半個月時那麼恐怖。
這時候屯營軍府也算是漸漸有了一些模樣。
有相當一部分染疫饑民的家人,他們身體除了因為長期飢餓而面黃肌瘦外,身體大體是健康的,他們也被收編到屯營軍府之中,人數差不多佔到饑民總數的四成。
在沈漾親自主持下對疫源進行嚴格的控制,近一個月,這些人裡出顯明顯疫病症狀的,僅有十七人。而這十七人極可能都是進入屯營之前染上疫病,只是到屯營之後症狀才顯現出來。
這充分說明遵循《疫水疏》,對疫源進行嚴格控制,是確切有效的。
臘月二十四日,年關將至,李沖與長兄李知誥及姐夫柴建等人再次率部馳入屯營,運來一批肉食,這是要給此時已經正式算是龍雀軍屯營兵戶的饑民,過一個有肉食的豐盛年節。
雖說要從事繁重的勞作,編訓之事也迫不及待的展開,但三四萬饑民從隨時都會倒斃道側的境遇中徹底擺脫出來,內心深處也對解救他們的恩主三皇子及信昌侯府充滿感激之情。
李沖、李知誥、柴建等人代表三皇子楊元溥慰問過兵戶後,與沈漾、郭亮、張潛等人說過一會兒事情,又驅馬進入秋湖山別院。
韓謙擁裘而臥,繼續裝病,在臥房見了李沖、李知誥、柴建三人。
韓謙的資訊源太有限,也是最近才知道李知誥其實是信昌侯李普的部將之子,據馮翊說,李知誥年幼時其父在戰場為保護李普而死,李普之後將李知誥過繼到膝下收養。
而除了李沖之外,李普嫡長子戰死沙場,此外還有一個年僅十三歲的幼子,留在李氏祖籍所在的洪州寄養。
李知誥此時年逾三十,而柴建的年紀要更大一些,在大楚開國之前,他們就隨李遇、李普等人徵戰沙場,身上透露出血殺之氣。
天佑帝將李遇調入朝中擔任樞密副使之後,李普及大將張蟓等人都交出兵權,隨李遇歸朝任事。
李知誥、柴建等李家的子婿也隨後離開楚州軍,調入州縣任武職,主要也是負責地方上的治安緝盜,再也指揮不了真正的精銳兵馬上戰場衝鋒陷陣。
也是這次天佑帝意欲用信昌侯府的人手,將龍雀軍的框架支撐起來,李知誥、柴建等人才得以重新到軍中擔任都虞侯等中高階將職。
說實話,李知誥、柴建最初心裡是極度抵制的,即便看過《疫水疏》也不當一回事,不以為數代醫官都沒有辦法解決的難題,秘書少監韓道勛就真有解決之策。
然而近一個月,他們能隨時掌握著屯營軍府這邊的情況發展,確切相信疫病是有效控制住了,才算是後知後覺真正認識到《疫水疏》的威力。
屯營軍府共編兵戶一萬兩千五百戶,這近一個月因疫病嚴重死絕戶上千,尚餘一萬一千四百餘戶,共編屯卒及家小三萬四千餘人,其中十五到五十歲的男丁一萬三千餘人。
這一萬三千餘男丁裡,疫病嚴重、體質極度虛弱形如廢物者約兩千人左右;染疫但能驅使勞作者六千人,但沒有疫病者還是有五千餘人。
而看這邊的疫源控制情況,不用擔心這五千人會傳染疫病,也已經著手進行初步的編訓。
在此之前,他們在金陵僅有四五百人手可用,一旦天佑帝壓制不住安寧宮蠢蠢欲動的野心,他們及臨江侯將處於隨時會覆滅的危險邊緣,雖然所編五千餘人,戰鬥力還遠不足期待,但形勢相比較一個月,已經改善太多。
而這一切,皆得益於一封《疫水疏》。
因此不要說被韓謙指著鼻子罵蠢貨了,就算是被韓謙在頭上撒過幾泡尿,李沖也只能捏著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