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先落筆的是葉安崢和葉安珺,隨後葉寧冬、葉安懷、葉安清也開始作答,餘後幾人陸陸續續也提起了筆。

葉寧語並未像夫子那般守著眾人答題,她隨手拿起一本書,坐在前方翻看起來。

眾人中,有人抓耳撓腮,有人下筆行雲流水。院中忽然變得安靜無比,只有一旁沙漏沙沙作響的聲音。

青連、綠珠等人見葉寧語這般樣子,兩人交換了個眼神。一個時辰前,大姑娘還在院中練槍,此時卻守著弟弟妹妹們答題,氣勢絲毫不輸學堂的女夫子。眾人偷偷看了許久,二人心中對自家這位大姑娘又添了欽佩之意。

時間過得很快,一個時辰轉眼便到了。葉寧語放下書,目光掃視下方,眾人也都擱了筆。

葉寧語在弟弟妹妹間踱步一圈,並沒有把他們的長卷收上來看的意思。就在她踱步的片刻,便已然將每個人的作答情況粗略看了一遍,心中已有盤算。

“晉武帝司馬炎獨斷,卻能滅吳而統一天下。前秦苻堅獨斷,卻經淝水之戰失利亡國,事同而功異,這是為何?此題有誰答了?可以將你們的看法說一說。”

聞言,眾人一愣,長姐這是要讓大家討論了?

葉安舒抓了抓後腦勺,左右張望,想看看大家是否都作答了。反正,這道題他是一個字也沒寫的。

“長姐,阿崢有些愚見。”葉安崢起身道。

“你說。”

“前秦與晉,事同卻又有異。前秦伐晉之初,剛滅涼、代二國,初平蜀中叛亂。連年征戰致使國家疲弊,朝堂根基並不穩固。況且前秦境內,鮮卑、羌、羯人遍佈各地,各國降君也居於京師,這些皆是朝堂心腹之患。此時應當生養生息,杜絕戰事,前秦國君當秉持勤政虛懷之心。偏偏苻堅獨斷專行,不顧王猛之勸。彼時大晉,雖偏居一側,但在天下人看來,卻是正統。以憂患之兵,撼正統之位,臣心不齊,民心不向,是以失利亡國。”

葉安崢一口氣說了許多話,語聲高亢,說到最後,不免心生遺憾悲憤,眾人聽得十分認真。就連一向不喜政事策問的葉安舒,也好奇地看著自己四哥。

“而晉武帝司馬炎雖早有伐吳之心,卻並未急於一時。他深諳攘外必先安內的道理,先後穩固西北邊疆叛亂、拉攏蜀漢舊臣、清洗反動勢力,直到國內穩定大局,才興兵伐吳。此時雖朝內有人反對,卻於大業並無大礙。天下一統,只是時間問題……”

葉安崢說話時,眼中閃過一抹異樣之色。他從當時晉朝的農業、經濟、人才、戰備實力等方面,依次分析了伐吳取勝的原因,條理清晰,邏輯嚴明,令人歎服。

葉寧語笑著看向四弟,眼中閃過柔和的光芒。葉安崢從小便愛看書,涉獵廣泛,又能靈活學用,說他博學多才絲毫不為過。在葉安崢的身上,葉寧語似乎看到了他父親年輕時的影子,她打心裡為三叔高興。

“司馬炎滅吳,確是時移世易的結果。不過,當時晉吳兩國兵力懸殊並不大,你們可知當時晉比起東吳,強在何處?”

說到兵力,葉安崢頓了頓,他心中已有一些隱約的答案,但剛剛他的目光掃到了葉安珺的長卷上,見他也答了這道題。所以,此時葉安崢並未開口,而是看向了葉安珺。

葉安珺會意,並未推辭,起身道,“軍政如朝堂,並非以兵力論勝敗。軍糧、軍器、將士,這些都是制敵的關鍵。”

說到這裡,葉安珺頓了頓。葉寧語看著自己的胞弟,示意他說下去。

“伐吳之戰前夕,司馬炎讓羊祜督荊州軍事,羊祜來荊州之前,軍無百日之糧,但一年後軍糧已有十年之積,那時晉帝已有伐吳之意。隨後,司馬炎下令打造戰船,舟楫之盛,自古未有。後來,伐吳之戰中,晉國水路並進,荊州防線固若金湯,後方糧草充足。而這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國師不修行

國師不修行

十萬菜團
來到這世界一千年的季平安倦了,他曾踏過山巔,也曾墜落低谷,做過天下第一,歷經紅塵兩世,他以為這人間在自己面前再無秘密可言,只想在大周國師的位子上悄無聲息死去。壽命將盡時卻突然發現,這世界好像哪裡不對勁…………十年後,活出第三世的季平安攜著一紙舉薦信,回到了他一手締造的欽天監,成為了一名小小星官。他決定在夏末初秋的某個夜晚,踏上觀星臺,看清世界的真相。但擺在面前的當務之急是:“入門口訣是什麼來著?
武俠 連載 149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