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熙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裹著這一床被子,想起他的眉目來。要是生個女孩兒的話,像趙偱,應當很好看罷。只是別學了他蹙眉的樣子,委實太令人揪心了。總是那樣一番清明的模樣,好似這世間諸事都亂不了他的心。
我閉眼往被窩裡又鑽了鑽,我是真的想你了。
【三九】沅沅
趙偱離開那天沒有回府,只讓人送了一封書信過來。就如以前我無法預知會如何送他出徵一般,我亦猜不到他書寫的內容。
他留了一封空信,一個字都沒有。但卻附了兩串紅繩,各繫著一枚核雕,刀腳乾淨,刻的是生肖。一枚是虎,繫著的紅繩也長些,另一枚則是狗,繫著的紅繩很短,大約只能套上嬰孩的手腕。
今年是狗年,若是一切順利,腹中胎兒將在秋天出生。桃核辟邪,給小孩帶也就算了,他還非得給我刻一隻。我將手繩戴起來,另一隻則收進了內袋裡,在書房看了會兒書,便去陪老夫人抄經。
我進屋時她正在小憩,我便先坐下來抄了會兒經書。抄到手邊這句「寂靜常知足,是人當解脫」[1]時,竟不知不覺停下來走了神,連老夫人過來都未注意到。
她在對面的椅子上坐下來,看了一眼我腕間露出的紅繩,淺笑道:「偱兒以前興許是悶久了,學了不少無關緊要的東西,我原以為只是隨意學,未料想還如此精進。」她仔細瞧了瞧,頗有些慨然道:「說起來,他幼年時想做醫官,他父親說先帶他出去歷練些時候,等到了十八歲,便讓他回西京再做選擇,可真到了那一年,卻無路可選了。」
那一年趙懷寧去世,趙偱回京,剛好十八歲。兄長在的時候還有可能去走自己的路,趙懷寧一走,他就肩負了所有事。到如今,我也能大約明白那時他與我說「許多事也變成了死木縞灰,不敢再有太多期許」的心情。
興許是覺得提起傷心事不大好,老夫人也不再往這個話題上繼續說了。她問到上次前來送藥方的朱文濤,又問了問我今日覺著怎樣,便到了吃藥的時候。我在一旁慢慢喝藥,她將糖罐遞給我,翻看我抄的經書。
我停在「寂靜常知足,是人當解脫」那一句,她微微抿了抿唇,隨口問道:「你方才愣神,可是因為這一句?」
「偶爾覺得自己抱怨太多傷懷太多,確實不好。可又有些地方想不明白,若是已經實實在在握在手裡的東西,不小心失去,是否也要心甘情願?抱著『無所謂有無,無所謂失去』的寡淡心情,豈不是這世間再無值得掛念之物,那又該怎樣無趣。」
「塵世中人,太早看開也未必是好事。」她瞬間有些許神遊,又倏地回過神來道,「往後你還是看你原先看的書罷,陪著我念這些經書,也不大合適。」
我難得能如此靜心閱讀,府裡藏書並不多,且大多都看過。若說增長學識,集賢書院確實是難得的好地方,但如今我不便出門,活動範圍也不會超過前廳走廊。
這個正月眼看著便要過去,府裡冷清,也就上元節時我娘親帶著季蘭過來看我,還順帶捎了不少貴重的滋補藥材。從她與季蘭的話語裡,我知道家中一切如常,便也不再多問。
沒有人同我提起西北之事,孫正林這個閒人也似乎訊息全無,我都不知他如今除了國子監還擱哪兒混著。若是按著他往日的性子,現下定是已經衝到府裡來道喜了。可他一點動靜也沒有,倒教人覺得奇怪。
我不出門,也不關心外面的事。唯一迫切想要知曉的,是趙偱可還平安。我知道如今詢問還為時過早,且想問也不知找誰。
我當真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從容且簡省,卻也發現日子出奇地漫長起來。我有時睡著睡著,會突然醒來,不自覺地就將手伸向另一側。如此我便裹著被子起來坐一會兒,腹中胎兒安安靜靜,彷彿也睡著了一般,儘管察覺到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