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改進方向 (第1/2頁)
喜歡鏡子的木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所以董銘德會這麼驚訝,是因為霍克二戰鬥機的最大速度是325公里,當然這是平飛速度。 即便如此,李航飛出330公里的平飛時速才會讓他很驚訝。 因為李航那架木頭飛機用的就是萊特R-1820-78發動機,有著700馬力。 同樣的發動機,李航卻讓飛機飛出了更快的速度,怎麼能不讓他驚訝。 “不能這麼算的。”李航搖了搖頭,“我這架飛機沒有搭載武器系統,重量輕了很多,自然能飛快點。而且這飛機最快也就這樣,再快就得解體了,也幸好發動機出了問題。” 親自駕駛了飛機,李航對飛機的情況自然有所瞭解。 “是木製結構的原因?”毛英初問道。 “有,但不完全是。我這飛機其實更適合當教練機,而不是戰鬥機。其氣動外形註定了不能飛得太快,否則對機體產生的負荷太大,很容易影響機體安全。”李航解釋道。 難怪後世初教六隻是教練機。 當然,要是以後世初教六的機體配上大馬力發動機,或許也能飛出高速度,但李航沒試過。 看來,想要用木頭造戰鬥機,還得改啟動外形,原先的拉格系列以及後世巴西的超級巨嘴鳥的啟動外形或許可以借鑑一下。 說到底,李航畢竟只是飛行員,雖說也懂飛機維修和部分射擊,但畢竟不是專門學那個的,能把初教六照抄下來也是靠的熟悉其機體結構。 “那這飛機還要繼續造嗎?”毛英初也有些期待,可又擔心專案被廢。 “要看上級怎麼想的。不過周長官給我的經費還有不少,我打算這段時間把一些細節完善了,加上武器等上去,看看到底效能如何。 我覺得霍克二的那臺700馬力的發動機還有繼續挖掘潛力的空間。不知道是老美的飛機設計問題,還是其它原因,感覺對發動機的利用不是很徹底。”李航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這麼說自然有依據的。 小鬼子的九六式艦載戰鬥機如今的完全體狀態用的發動機也不過是710馬力的風冷式發動機,但最大速度卻能達到440公里每小時。 霍克三的發動機是745馬力,最大速度卻只有360公里每小時。 或許也跟霍克三可以搭載炸彈有關,但這對於發動機的利用著實差了點。 原因也簡單,此時的老美雖說是世界第一工業大國,但並不是第一強國,尤其是在高精尖的技術上。 有人才的原因,也有技術本身存在的不足。 要不是大蕭條和德國排猶,或許老美的工業發展還得滯後一些。 就像是號稱二戰效能最好、空中格鬥之王的P51野馬戰鬥機,發動機卻是用的英國梅林V-1650發動機,這才讓效能得到很大提高,其高空最大速度由原型機的614千米每小時提高到709千米每小時。 英國畢竟是老牌工業強國,雖說一戰後就開始拉胯,但頂尖的工業技術依然很強,只是整體的製造能力不如老美而已。 總體來說,二戰各國的航空工業能力上,若是隻論發動機的話,英德屬於第一檔次,老美屬於準一檔,蘇聯、日本這些還得往後面排。 蘇聯又要比日本強點。 當然中日沒法比,日本也就能在二戰主要參戰國中欺負一下沒什麼工業實力的中國。 “是有點,聽說老美還把原本的霍克三減配賣給我們的。金屬機翼改成木頭、無線電也給拆了,不然霍克三的效能也不會差那麼多,也不知道當初買飛機的那些人怎麼想的。”說到這裡,毛英初也有些憤憤不平。 畢竟都是年輕人,心裡對那些不平之事還是很氣憤的。 “大隊長,這些我們還是別去議論了。等李航這邊把飛機改進改進,說不定我們就能自己造飛機了。 之前我真的沒想到木頭飛機居然能飛這麼高的速度,不過我倒是擔心機體結構問題。”董銘德想到掉落的木板,心裡還是有些沒底。 “若是要飛出四五百的時速,機體結構是需要加強,但木質結構也沒問題的,只要在關鍵部位強化一下。 再完善一下氣動佈局,我相信一年內肯定能拿出能用於實戰的飛機。”李航對此非常有信心。 他連那麼簡單的飛機都能開上天,還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