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孝莊初登舞臺 (第1/3頁)
權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636年,皇太極稱帝,
將國號由後金改為清,並改元崇德。
在後宮的安排上,他採用了‘五宮制’。
皇后哲哲穩居中宮清寧宮,享受著無上的尊榮。
而極其受寵的海蘭珠則被封為宸妃,掌管東宮關睢宮。
相較之下,布木布泰的處境略顯尷尬,
她被封為莊妃,位居五宮之末的次西宮永福宮。
次東宮、西宮的兩位妃子都比她來得晚,
且都沒有生育還嫁過人,反而卻都凌駕在她之上。
顯然,如果不是看在皇后哲哲、姐姐海蘭珠和科爾沁草原的面子上,她或許連五宮主位都入不了了。”
康熙帝看的義憤填膺,忍不住回頭望了一眼自己的祖母。
而孝莊本人卻依舊雲淡風輕,
臉上甚至還掛著一絲淡淡的笑容,似乎在緬懷著故人。
她的平靜與周圍的氣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讓康熙帝愈發感到敬佩,“大清國母,實至名歸!”
“皇太極稱帝第二年,即崇德二年,海蘭珠懷孕了。
皇太極聞訊後欣喜若狂。
儘管他已兒女成群,但對於這位心愛女子腹中的孩子,他寄予了特別的期望和關愛。
在海蘭珠懷孕期間,皇太極勢必會寵幸其他妃子。
而海蘭珠的懷孕並不一定能順利誕下皇子,若在此期間有其他妃子懷孕,很可能會分散皇太極對她的寵愛。
於是,出於維護家族利益的考慮,
海蘭珠與皇后哲哲聯手,將布木布泰送到了皇太極身邊,
以期透過她的得寵,來進一步鞏固科爾沁部在後宮的影響力,
從而確保海蘭珠和未來皇子的地位穩固無虞。”
“在許多文藝作品中,
海蘭珠與孝莊被描繪成,因為爭寵而反目成仇的一對姐妹。
但真實的歷史並不是這樣的。
在大清的後宮裡,孝莊、海蘭珠與哲哲構成了一個緊密的利益集團.
從根本上說,
她們的婚姻都服務於一個共同的政治目標,
與個人的愛情無關。
只是在這其中,海蘭珠更為幸運,
贏得了皇太極的愛情。”
“而這一次,孝莊終於得到了上天的垂青。
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七月,
海蘭珠誕下了皇八子。
次年二月,孝莊也喜得皇九子‘福臨’。
對於皇八子的降生,皇太極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重視。
他不僅為此大赦天下,舉辦盛大的慶典,
甚至在孩子尚未命名時,
就急於召集博學之士商議,
並公然表示要立這個尚未命名的孩子為皇太子。
這樣的舉動,無疑在朝野上下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然而命運弄人,
讓皇太極寄於極大期望的八皇子,竟然在出生沒幾個月後即因病夭折。
就在皇八子去世兩天之後,皇九子福臨降生。
處於極度悲傷之中的皇太極給這個孩子起名叫‘福臨’,
寓意災難過後大福降臨。”
“幼子夭折,讓海蘭珠深受打擊,在皇八子離世僅三年後,她也隨之香消玉殞。
當時皇太極正在攻打錦州城,
在接到海蘭珠病危的急報後,
他毅然撇下戰事不分晝夜地急馳回盛京,
卻終未能見到海蘭珠的最後一面。
面對逝去的愛人,這個鐵血一生的男人當眾放聲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