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爺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匈奴單於言辭懇切,字字泣血,卻被莊麟一句&ldo;若單於真能做到不愛江山愛美人,不妨主動禪位於旁人,自己進京與公主完婚便是。大褚皇室必定對單於敬重有加,甚至可打破祖宗規矩封單於為異姓王在京中榮養。如若單於做不到,不如趁早為公主另擇旁人。如此,既可維繫兩邦交好,又不會耽誤單於的雄心壯志。畢竟這世間不如意事常八、九,總不能盡如人心。&rdo;
一席話說得匈奴方面啞口無言,就連大褚朝中也對永安王爺罕見的霸道恣意側目不已。
永安王莊麟生性疏闊,行事沉穩磊落有大將之風。向來不會提出這等刁鑽古怪之言。眾人不可避免的將視線轉移到了深藏永安王府之內,好一段時間都深居簡出的君少優,心中暗暗思量。
一時間,朝野上下對永安王一脈表露出的橫行霸道議論紛紛。更有些主張中庸平和的老臣認為莊麟的態度咄咄逼人,不利於兩邦交好,懇請陛下三思而行。永乾帝對此不以為意,既沒有著人訓斥莊麟明顯有些不妥疏狂的舉動,也沒有重議和親之事。反而向匈奴使節說道:&ldo;所謂結婚姻之親,兩姓之好,國與國間如此,不過是為結盟安穩而為之。然大褚建朝以來,從未有過以女子和親之事。朕貴為天子,一言一行自當權衡再三,萬般周全。然朕勵精圖治,日理萬機,效仿古之明君開疆擴土,養富於民。卻不屑以女子之身換取朝廷苟安。若尓匈奴藩國當真願結秦晉之好,則送王子入京成婚便是。&rdo;
話裡話外,明裡暗裡的表明這已是大褚朝廷最後的底線。
克魯本欲以和親之事做文章,從中謀取利益。如今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他並不想在王庭當中挑選旁人入京與平陽完婚,只因他害怕那人會趁勢籌謀,取得大褚的信任和襄助反而來謀奪他的單於之位。卻又捨不得就此作罷,魚沒撈著反而惹了一身腥。如此徘徊猶豫,當真是進退兩難。
而後宮當中,當平陽公主得知永安王府近兩日在朝廷掀起的風波之後,更是嚇得慘白了一張臉面。當日她敢有恃無恐的算計莊麟,不過是篤定永安王府身為軍方魁首,斷然不會應允和親這等幾近忽恥辱懦弱的舉動。卻沒想到她猜中了開頭,卻沒能猜中結局。永安王府固然不認同女子遠嫁換取邊塞安穩,卻也不是任由她算計而無動於衷。不過幾日之間就想出了這麼個歹毒陰損的主意,簡直是要毀了她後半輩子的幸福才能干休。
看透了此事原委,平陽公主氣的渾身戰慄,又是憤恨又是懊悔,不該在這等緊要關頭橫生枝節。然則事已發生,多說無用,平陽公主只能使出渾身解數去遊說那些個世家文臣,宗室耋老,以祖宗體統為由,斷不能讓永安王府jian計得逞。
對於皇后跟二皇子莊周來說,如果平陽公主下嫁北匈奴後他們還有利益可圖,那麼叫平陽下嫁給入贅而來的匈奴王子,就有些得不償失了。莊周連自己能不能坐上那把椅子都沒有把握,哪有那個閒心去扶持一個不相干的人爭權奪利。有那個功夫他們還不如替平陽找一個功勳家的將門子弟做夫婿,至少還能起到分化軍方勢力的作用。
所以皇后一脈一如君少優所料的,開始表明態度反對莊麟之諫言。並聯合世家豪族紛紛上書,彈劾永安王莊麟行事疏狂,不以國祚安穩為重。視兩國邦交為兒戲,意欲挑起戰端。
縱然奏章裡面說的如此冠冕堂皇,實在難掩首尾兩端之醜陋言行。
而在這樣紛紛擾擾的情況下,護國公府的嫡長女君柔然被一輛馬車送入了宮中。因她入宮的緣由著實不體面,且永乾帝還要顧及著理國公府的顏面,所以君柔然入宮時的品級並不高,不過是區區正五品的婕妤罷了。
而以她開國公府嫡長女的身份,若是正經入宮的話,至少能封個正四品的良媛。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