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爺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罷,看著眾人罕見的抓耳撓腮的模樣,更覺莞爾。
君少優見林惠饒有興致的模樣,不覺心中一動,再三央請林惠也為大家講演兩句。畢竟這林惠乃是將門世家出身,且自幼參軍,行伍十餘年未嘗一敗。君少優對他十分好奇。
不僅是他,營中泰半將士俱都仰慕林惠韜略。聞聽此言,連忙鼓譟起來。
林惠推脫不了,便在君少優的導引下走到營帳最前面的三尺臺子上。只見下面黑壓壓一片身影,擠擠喳喳的,連動動手腳都覺費事。林惠打量半日,不覺皺眉說道:&ldo;條件艱苦了一些,難為你們肯認真習學。&rdo;
說罷,先是探身,向身前一位年約十七八歲的小將士問道:&ldo;可學會寫字了?&rdo;
那小將士沒想到林惠這樣一位位高權重的大將軍竟然會跟他說話,不免激動的點了點頭,開口說道:&ldo;會寫很多字了。&rdo;
林惠又問:&ldo;會寫自己的名字嗎?&rdo;
那小將士點了點頭,連忙用枯枝在盛著沙石的木匣子裡寫了自己的名字。林惠細細看去,卻原是&ldo;張三牛&rdo;幾個字,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問了旁邊幾個將士,也都能熟練的寫出自己的名字。
林惠又問眾人除了寫字還學到了什麼,一時間諸多將士七嘴八舌的吵將起來,這個說知道草原上都分幾個部落,相互勢力如何,那個說明白刀戟該如何使用才能更有效的殺上敵人,這個說知道了做斥候探視敵軍情況的時候該注意什麼,那個又說要是與大軍失散了,該如何在保證自己不暴露的前提下儘快找到大軍……林惠細細聽過眾人所言,發現大家講的大都是諸多將領們親身經歷過的,偶有一兩個在照本宣科之後能說出點自己見解的,或者跟君少優一般喜歡劍走偏鋒,想法詭邪的災民少年,林惠都一一記下了他們的名字,準備考校一番,若是可以,便收入軍中。
一番問對之後,徐懷義等幾位高層將領也都謙遜的表示聽了旁人的講解,受益匪淺。林惠聞言,不免又出言考校了幾位將領,只見眾人應對之時頗有大動,往日勇莽的多了幾分細緻,往日優柔的多了幾分果毅,果然比從前更為縝密周全,頗有融雜之風。當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林惠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落在人後的君少優,半日不語。
其實若認真講起來,成立義學之後這些高層將領們的收穫竟是比尋常將士災民更多一些。只因那些災民與將士因身份所限,不會考慮太多與己無關的事情。這便是古聖先賢所說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了。
每日只忙活著溫飽平安,掙紮在死亡線上的底層百姓與將士,同那些自幼受過良好教育的世家子弟相比,大局觀有限。縱使每日都聽著高層將領的言傳身教,謀略薰陶,也當聽故事一般,熱鬧是盡夠了,但能學到的東西不多。在君少優的嚴苛管教下,每日只忙著死記硬背都勉強,更別指望他們能學以致用,觸類旁通。
與之相比,思考方式與戰鬥素養幾乎都在同一個水平線上的高層將領們自然有所不同。畢竟這些將領都是身經百戰歷練出來的,且每個人所擅長的領域都不一樣。如今有機會泡在一起,將自己擅長的方面拿出來與眾人討教掰扯一番,幾經辨義,不但對自己所擅長的領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兼連旁人所擅長之事也觸類旁通。正所謂大道三千,殊途同歸。
因此眾人十分感激君少優此番心血來潮,竟給了他們這樣難得的機會。
林惠靜靜聽著眾人言語討論,一時間竟有些浮想聯翩,心中也隱隱盤算起來。不由向君少優開口贊道:&ldo;少優心思縝密,一舉數得,果然大才。&rdo;
君少優輕勾嘴角,謙遜笑道:&l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