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難得清閒 (第1/2頁)
安南四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什麼?一個普通農戶,連童生都沒考上,怎麼可能會有如此才學?”這幾乎是所有人在聽到訊息後最普遍的第一反應。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聽聞那謝小凡乃是不慕榮利之人,前些時日,他正好與沅陵第一秀才常豐君一同乘船,結果…”
“當初那宋白、張知武也是以為這謝小凡沒有真才實學,準備刻意羞辱…結果則是被謝小凡罵的狗血噴頭。”
“什麼?怎麼罵的?詳細說說…”
“話說這謝小凡當時臨時起意,作詩一首…”
“哈哈哈…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果然是好詩!那宋、張二人就這麼忍了?”
“那還能怎麼辦?又沒本事作一首同樣水平的詩罵回去!糾纏不休,徒增笑爾罷了…”
隨著謝小凡的事蹟流傳,他的《朝發沅陵城》那首詩以及他所說過的“好讀書,不求甚解…不慕榮利”等言論也一一傳揚開來。
“這仁兄,你這麼一說,這些詩文皆出自這謝小凡之手倒也無不可能呀!”
“正是!只是聽說這等有才學之人大多孤傲,不知我等有沒有機會見上一見…”
而作為我們的主角謝小凡,則對自己已逐漸在學者圈子裡揚名的事情一無所知,他還沉浸在月餅那良好的市場反應中!
近段時間,透過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如今月餅在巴陵城可謂是家喻戶曉。昨日荊州商會各商戶已統計出了當前的訂單數量,已經高達一萬多盒!
這預定的數量,每天還在以數千盒的數目在瘋狂增長著!這還僅僅是巴陵一城之地!
前幾日,荊州商會各地的管事已經紛紛帶著人回了自己所負責的郡縣。
他們這些天看著謝小凡推出的一項項舉措,沒幾天一個原本誰也不知道的東西,便被捧成了團圓節必不可少的應景食物!
照葫蘆畫瓢誰還不會?謝小凡已經為他們打好了模板,他們只要照搬照套就行。若這樣還做不好,那恐怕他們這些管事也就不用幹了!
果然,很快便有海量的訂單從荊州的各個郡縣四面八方的湧來。
一看這架勢,顯然十五萬盒只怕也是不夠!謝小凡與山老商量過後,便拍板將月餅數量增加至了二十五萬盒!
於是山老去安排月餅盒的生產,而謝小凡又趕忙差人捎信回沅陵,要求作坊每日增加工作時長,總產量要提升至二十五萬盒!
他這邊一句話,卻讓雙河村炸了鍋!突然增加十萬盒的產量,作坊只能每日早晚各增加一個時辰,好在現在是夏天,白日較長。
可即便是每日天不亮便開工,天徹底黑了才收工,可產量依然還是跟不上。村民們也各個累的夠嗆。
不得已,里長謝長根只能決定在一旁僅有的一點空地上再次新建了一個作坊,又增加了二十多人。
有了新作坊的加入,生產任務終於是勉強能夠跟上了!
從近些天開始,每日都會有大量的馬車在雙河村進進出出。這些大車送來原材料、包裝盒,然後再將生產好的月餅裝車拉走…
大頭和孟清梓每日是忙的腳不沾地。每日無論走到哪裡手裡都拿個賬本,有事就立馬記錄下來。
這種高強度的忙碌也讓二人飛速的成長著。
如今二人儼然是一副小管事的模樣,商會那些送貨拉車的已經與二人十分熟稔,遇到事情也是掌櫃長、掌櫃短的喊著。
作坊裡的村民們見到二人每日能夠把這如海般的貨物打理的井井有條,早已是佩服萬分,哪裡還敢因為對方是小孩而有絲毫的輕視?
甚至如今大頭已經成了雙河村各家各戶村民教導自家孩子的榜樣,動不動便:“你看人家大頭小哥兒,小小年紀就當掌櫃獨當一面了!你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