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週年閱兵 (第1/2頁)
枝月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各種箋紙再次流行起來,這時候和我們平日喜歡的漂亮的信箋很像。
有以白紙地和淡雅的色紙地為主。
康熙和乾隆時期出現了許多粉蠟箋,如描金銀圖案的粉蠟箋、描金雲龍考蠟箋、五彩描繪研光蠟箋、印花圖繪染色花箋等。
人們還採用短版和拱花的印刷方法制作出各式工藝精美的箋紙。
看得小編都想要收藏的衝動,果然老祖宗的審美就是槓槓滴!】
看著那一張張不重複色彩鮮豔的紙張,眾人心中只有一個聲音:想要!!
這還是他們認識的紙嗎?簡直就是一件華美的工藝品,用來收藏都不為過。
看著手裡暗黃粗糙的紙,有一種想丟掉的感覺。
果然,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一些人則注意到提到的印刷,看來又是他們的知識盲區。
【清代對紙箋的仿製和創制非常重視,凡是前代的紙都會被仿製,許多紙中名品也湧現出來。
明清時期的造紙業在紙張的種類和質量方面取得了進步,推動了紙張在社會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到了清代末年,機器造紙技術引入中國,使得造紙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總的來說,造紙術承載和傳播了古今中外的知識,促進了思想解放、宗教革命、學術繁榮、文藝興盛,發展了民族文化,成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冷曉雲揉了揉眼睛,手機看太長時間,雙眼痠澀腫脹。
雖然平日的紙經常使用,但若真的說紙是怎麼創造的,還真答不上來。
想到前段時間穿越題材火的時候,很多評論都說中國古代四大發明要明白,就可以有立根之本了。
但若真的有穿越,誰會想到古代,不要說交通不方便,習慣了現代技術和資訊化的人,古代的繁文縟節就夠煩惱的了,一不注意被當成髒東西燒死就完了。
古代的老祖宗們可不知道後世人還會有關於穿越的想法,若知道,定是十分歡迎,雖然技術是他們發明的沒錯,但現在他們還沒有啊。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他們現在一窮二白的恨不得把所有的技術扒拉個乾淨,但飯要一口一口,事要一件一件做。
如今有了天幕,何愁沒有大展拳腳的機會,不過是時間問題。
大秦
始皇和朝臣們看著記錄的造紙方法,眼冒金光,這都是技術啊,提前了幾百年的時間,大秦有了紙張,那可真是我大秦之福啊!
而各朝代有了紙張的王朝也在不斷改進,畢竟看見天幕上那種精緻的信箋眼饞啊。
紙張的出現和發展也讓他們的科舉制得到發展,如今天幕的出現,看來紙的價格恐怕要變上一變了。
看到評論區說燒書的人,很多人心中氣急,各前朝的文獻都是極為重要的,每個朝代建立時也會考究前面的朝代,以此警醒和記錄。
要知道,他們是名正言順的,可不是什麼亂臣賊子。
————————————
下一秒,一陣激昂的聲音響起。
開篇滿目的紅色浪潮在畫面中展現,整個會場掌聲雷動。
可以看出每個人那激動的心情,穿著軍裝的軍人們莊嚴肅穆。
【70週年慶典大閱兵全程直播】
整齊劃一的列陣,不同軍裝計程車兵方陣在眼前羅列,從側面看去彷彿就是一個人。
鏡頭轉換,隨著音樂的響起,鮮豔的紅旗飄揚,歌聲在整個廣場上傳唱,聲音鏗鏘有力,一種堅定的意志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天幕下的皇帝和朝臣們靜默的看著,注意到吟唱這首歌的時候,所有人面容嚴肅,而歌詞也讓他們明白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