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雞湯帶毒 (第1/2頁)
越越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由於飛熊人數太少,一直持續到翌日黎明,才將戰爭收益清點完畢。
一戰畢。
得金二十箱、玉一箱、一應貴族所用器皿十大車。
因為匈奴人在撤出美稷時相對從容,隨身帶走了很多財物,飛熊在城中搜集到的只是遺落下來的那一部分且大多來自王庭。
得糧草二十萬斛、羊四萬七千餘、牛三千餘、駑馬五千餘、上等戰馬六百餘,禽類五千餘。
並非美稷馬少,而是亂起後的第一時間,上等匈奴馬大都被匈奴人或騎走或牽走了,甚至很多人在離開前專門砍殺了帶不走的牲畜。
被擄漢民共計兩萬四千二百人,其中男性一萬四千六百六十八,女性九千五百三十二人。
小部分人的臉上帶著劫後餘生的慶幸,他們中大部分是被匈奴擄來此處的邊民,得以逃脫魔爪後自然重拾活下去的希望。
而絕大多數人絕大數人的眼神完全灰敗下去,看不到一絲屬於人類的情緒,宛如行屍走肉般。
他們亦曾是誰的丈夫,誰的妻子,誰的父母,誰的兒女...
戰爭摧毀了他們的家園,也帶走了他們所珍視的一切。支撐他們活下去的,只是動物求生的本能而已...
他們的軀體還活著,靈魂早已消亡。
如此破敗之民,便是曾經縱橫於涼州諸郡的飛熊老卒看了亦覺心驚。
城牆之上。
褚慶望著城下之民,面露憂色,向身前陳叢進言道:“將軍,如此疲民,很難充作民夫,甚至還要軍士驅趕才會南遷。若要活其性命,還會消耗州牧府大量的糧。”
陳叢也發現了問題所在。
先前他還是將問題想的過於簡單了。
城下這些漢人與向南逃亡的流民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他們的求生欲已經相當淡泊了,甚至眼中都看不到多少對於匈奴的刻骨恨意。
人們常說‘人不能永遠活在仇恨裡’,但仇恨起碼算是一種活下去的動力。
一旦連仇恨都不復存在了...
“老褚,按照你們以往的經驗,碰到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
褚慶怔愣片刻,見陳叢臉上並無多少怒意,才咬牙道:“予三日之糧,盡數驅散。”
“嗯...”
陳叢信了一半,後半。
他了解董魔王,或者說漢末軍閥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軍閥們又不是聖人,怎麼可能在毫無價值的事物上浪費糧食?
褚慶之所以說予三日之糧,實際上是在照顧他的情緒罷了。
畢竟陳叢太年輕,還沒有在一次次的利益取捨中泯滅人性中的良知。
當然,陳叢同樣不是聖人。
有道是慈不掌兵。
他不會用本該重新構建幷州軍防的糧食,去養毫無價值的行屍走肉。
但他畢竟不是真的曲逆後人。
同樣底層出身的他,終究是不能像高高在上的世家門閥那般漠視他人生命。
而且。
來自於後世的他,還真有個不算辦法的辦法...
“老褚,你知道為何我總是在喝雞湯嗎?”
褚慶不明就裡,老實回道:“末將不知。”
“雞湯雖毒,有時候卻能點亮前路。甭管路歪不歪,反正足夠亮。”
陳叢說著擺手道:“行了,跟你說你也不懂。傳令吧,將所獲禽類全部宰殺,燉雞湯,犒生民。另外,在東門外架起一座高臺,把人聚一起,一會我要講話。”
“喏!”
...
有了將令,飛熊立馬行動起來。
拆了城中氈房,取下柱木在東門外架起高臺,將生民聚攏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