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貪官死緩!權宜之計! (第1/2頁)
炮火連三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綏德城知縣張翰死過之後,牽連的貪官汙吏更是多如牛毛。 從縣、鎮、鄉更是藕斷絲連,這綏德城爛透了。 經首輔伯顏脫脫往下查,足足有300多名官員,涉案贓銀有200萬兩銀子,糧食100百萬石。 明朝洪武年間一兩銀子摺合現在1140人民幣,一石糧食190斤。 也就說一個小小綏德縣城貪汙了22個億,1.9億斤糧食。 上次朝廷還給了綏德縣五十萬兩銀子和50萬石糧食救災。 奏摺上報的是幾千人災民,好傢伙,全部貪汙私吞了。 現在洪武元年建國初期國庫總稅收不過300萬兩銀子,糧食儲存不過2000萬石。 現在是洪武六年,馬政就藩蒙古之前,朱元璋和馬政討論過這個事情。 自從鹽稅收歸國有,僅僅一年時間收上來的稅銀1100萬兩銀子,又加上東三省黑土地的大開發,收上來3000萬石糧食。 因為馬政的政策讓大明經濟有所好轉,想不到下面的官員貪汙如此嚴重。 這僅僅是陝西一個小小的縣,陝西行省有100多個縣,六個州府,最大的是西安府。 而綏德縣不過是延安府16縣之一,還有九十多縣沒有嚴查裡面的貓膩。 綏德縣發生了三十萬人的大饑荒,那其他的州府想必更多。 明朝洪武年間初期人口不過4500萬人,而陝西省不過也才200萬人口。 現在貪官隱瞞實情,謊報災情,不知道還要死多少人。 自古都是兩張嘴,當官的吃飽飯,老百姓才能餓不死。 當官的都死絕了,那老百姓更慘。 流民已經不是人了,流民就是快要餓死的猛獸,毫無人性可言了。 馬政現在已經顧不了這麼多了,能救一個是一個。 雖然現在自己位極人臣,高高在上的王爺。 可是在災難面前,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 這三百多伏誅的官員還不能殺,起碼讓他們再發揮餘下的價值。 王德海本是張翰的一個主簿,但是礙於張翰的淫威,最後也被拉下水。 他的冷汗溼了全身,一陣陣汗臭味熏天。 還有的甚至被嚇破了膽,褲襠溼了一地。 平日裡的膽大妄為、飛揚跋扈,現在如死狗一般的可憐卑賤。 馬政訓斥道:“按照大明律,貪贓60兩銀子,剝皮充草,爾等可知罪!” 聲音在大堂迴盪一圈又一圈,這些官員都被嚇得說不出話來。 他們原本以為縣老爺能一手遮天,可沒想到這麼快落馬。 而現在站在他們面前的是大明朝最有權勢和背景的紅一代。 “ 蒙古王馬政!大明朝藩國蒙古國皇帝” “朱元璋是他妹夫,馬皇后是他妹妹,朱標是他外甥! ” “ 更是文武雙全,滅北元,生擒元朝皇帝的猛人!” 已經是大明朝登頂的存在,誰人敢惹。 有的官員心裡暗罵道張翰這個大傻逼,就是個畜生。 人家牧民來做生意,好好的還把人家殺了,搶東西就算了。 真以為蒙古王是好惹的嗎? 北元的幾十萬他都不放在眼裡,你一個小蝦米算什麼狗東西! 還敢太歲爺上面動土,妥妥的找死,死的不能再死。 我日你祖宗,張翰你個大傻缺! 你他媽死了就死了,還拉我們下水。 老子去陰曹地府也不放過你! 這就是貪官被抓的典型心理,僥倖。 主簿也就是縣太爺的秘書,縣太爺不在他就是縣太爺。 王德海一個四十幾歲的黃皮臉中年,臉上此刻恐懼的發白。 “皇上,我們知罪,臣等願意伏誅!” 馬政大罵道:“放肆,在大明朝咱是王爺,在蒙古咱是皇帝,你要忤逆聖上,該殺!” 觀童讓人把他拉下去剁了。 就當把王德海拉走那一刻,他已經癱軟倒地了。 還是拼盡最後一絲力氣卑微道。 “臣知罪!臣是太過緊張忘乎所以! ” 馬政隨後抬手,把他放了下來。 “ 聽說你考上舉人之後還是公正廉潔、一心為民,為何淪落至此!” 王德海顫顫巍巍道:“臣家境貧寒,父親早亡,老母把我帶大,好不容易中個舉人,想去當官去京師尋出路,但是母親臥病不起,於是就選在家鄉為官,照顧父母!儘自己的孝道,可是俸祿實在不夠老母親治病,後來縣長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