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藍姑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她道:“本大夫真沒時間去,陸公子請不要強人所難。” 不管有沒有時間,和他一起呆太久都是危險之舉。 再說了,萬一遮掩不了自己的神情,被人看出自己和他的真實關係,豈不麻煩? 他道:“我要帶你去的,是你一定會想去之處,距離江北城西南處四十里路的松月私塾,你可有聽說?” “是不是那位莊旭清先生辦的私塾?” 她記得不知聽哪位病人說過,莊旭清原曾任一縣之令,如今年老回鄉開了個學堂,專教附近十里八鄉的窮人家的孩子讀書,學費分文不收,不但如此,還包住宿,只不過需那些孩子自帶伙食。 而怎麼做的原因,乃是因為他年輕時也曾飽嘗貧窮之苦,三番五次差點退學。 “對,就是他辦的。”陸世康回青枝道。 “但本大夫沒有出去賞玩的興致。”去那裡要走山路,路途多繞,最少也要個把時辰,且又是私塾,她並無興致。 “誰說要帶你去賞玩?” “那你帶我去做什麼?” “孔大夫若是想要你孔家藥房恢復原來的人氣,不如去那裡試上一試。” “試什麼?”她疑惑問道。 “怎麼,孔大夫對兩三個月來松鶴私塾的事情一無所知?” “我失憶之後,許多事情便都忘記了,怎麼,那裡有什麼事情發生?” 就聽他回道:“莊旭清先生六個月前告老回鄉辦了松鶴私塾後,才不過三個月,便陸續有學生生怪病,有的甚至因此去世。莊旭清先生便請遍了周邊的名醫,卻是無人知道那些孩子生的什麼病。若孔大夫去了那裡能找出那些孩子的病因,並醫治好他們,此事傳揚出去,以後孔家藥房便可仍然蒸蒸日上了。” “這麼說來,我父親應該也去過......”如他所說,這事有三個月了,那時父親還在江北城不曾外出。 “嗯,令尊確曾去過,據我所知,城北的方大夫一家也被請去過,但是,他們和去那裡的其他大夫一樣,未曾成功醫治那些孩子。” 聽到這兒,她道:“我去!” 不只是為了自家藥房的前景,就是僅僅因為那些求學的孩子,她也要去看上一看。 況且作為大夫,發現某處有疑難雜症,一般都會想去探個究竟。 說話間她和陸世康一起出了玉照茶樓,然後乘坐王呂趕的馬車轎子,往江北城西南的方向趕去。 出了城,滿眼的秋色就映入了眼簾。 滿山遍野的黃色樹林,落於道旁的遍地落葉,四處可見的枯草,只有蕭瑟一詞可以形容。 出了城經過了幾座不高不矮的山丘後,再往西南方走時,便是一座高山,過了高山再往西走,就是低矮些的山丘了。 一路上時不時地見些山村野夫,有的在路旁行走,有的在山上砍樹,有的在道旁撿樹枝,也有的在山間溪水裡撈魚。 有孩子在山野間奔跑,相互追逐。 也有山間婦女在自家院子裡洗曬衣服被褥。 也有老夫或是老婦們圍在某戶人家的門口說說笑笑。 一副現世安穩的樣子。 日日在自家藥房裡不是面對病人,便是面對醫書,過著的是近乎半封閉的日子,此時突然出了野外,看到此等悠閒自在的鄉間景象,心頭便升起了一種無比輕鬆的感覺。 約莫個把時辰後,馬車經過了一處山間湖泊後,來到一座山前。 由於上山的路窄且陡,唯有下轎步行。 王呂便將馬車停在山下守著。 陸世康和青枝兩人開始上山。 青枝抬頭看著半腰上的一處黃葉掩映著的一處宅子道:“這便是那松鶴私塾所在之地了吧?” 畢竟,山間只有這一座宅子。 “正是。”陸世康道。 山道細窄且佈滿落葉,兩人便踩著落葉往上行走。 來到在山腳下看到的那處宅子時,但見宅子的院牆是青石壘成,黑色的大門有些斑駁,眼下正緊緊關著。院牆裡面傳來了朗朗的讀書聲。 一直有學生生病,還能聽到讀書之聲,讓青枝不覺有些詫異。 她伸出手敲了敲門。 不多時,門被開啟,一個村婦樣的中年女子前來開門。 “你們是?” “我是大夫,他是陪我來的我的友人。”青枝道。 “大夫?我家老爺今日似乎沒有邀請大夫前來。我先問問去。”村婦說著便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