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二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爺,內閣大學士李東陽、謝遷,吏部尚書馬文升,左都御史張敷華,請見。” “宣。” 四人依次進入西苑豹房。 張敷華是第一次來到西苑,雖說都叫這裡豹房,可是他也沒見到遍地是豹子,宮殿倒是不少,而且跟御書房那邊的宮殿差不多的樣式,據說現在這邊修建的房屋比以前多了四五十間。 朱厚照問道:“左都御史和吏部不去主持京察,怎麼和內閣一起過來了?” “回陛下,臣此番進宮,正是上奏京察一事,京察歷經幾月,現已初現成果,臣特來奏稟聖上。” 馬文升說完話就把他親筆寫成的兩份題本,遞交了上來。 “這麼快?” 朱厚照有些納悶,怎麼都察院自己過來了,監察院沒來? “監察院呢?你們沒一起來嗎?” 馬文升一時間遲疑了,他跟焦芳不是一路人,這次的京察他就沒跟焦芳坐下來談過,都是自己主持自己這方面的事情,他也不知道焦芳那邊都處理誰了。 而張敷華也是差不多,他跟焦芳也不是很親近。 焦芳是右都御史,他是左都御史,但是這兩個職位品級是相同的,都是都察院總憲。 而且御史跟別的部門不一樣,沒有嚴格的上下級分別,哪怕是僉都御史都不是總憲可以掌控的,何況是右都御史了。 這也是當初朱元璋設計都察院的想法,彈劾官員的部門,不能擰成一股繩。 要是他們都上下一心,全都聽命於一人,那麼都察院就太可怕了。 “這……臣並不曉得監察院那裡的事情,都察院這邊事務完結,臣就來向陛下稟報了。” 馬文升說道:“臣亦不知。” 朱厚照點點頭,翻開了馬文升的題本。 內閣已經票擬過上面的內容,對官員的去留都寫上了意見。 其中一本是本次京察中發現的不法官員,裡面寫了對他們的處置意見,有罷免,降職,調職,年老和有疾者退休等處置意見。 另一本則是京察考核中發現的稱職官員,考評優上的官員,內閣也寫上了升遷的意見。 這裡面的官員倒是有很多是文官,武官只有十數人。 京察實際上是考核官員,並不只是要處罰官員的,在這次獲得可以升遷的官員不在少數。 按照以往來說,這些五品及以下的官員,吏部已經給出了處罰意見和升遷意見,朱厚照只需要蓋章批准,就完事了。 然而朱厚照也注意到了這上面的官員名字,他詫異地問道:“京城有這麼多姓張的武官嗎?” 馬文升回答道:“陛下,這些人都是壽寧侯的族人,吏部和都察院主持京察,發現了他們品行不端,貪腐軍糧,幸賴陛下開京察,否則朝廷每年不知要損失多少。” “張鶴齡已經不是壽寧侯了,李卿和謝卿沒有跟你說嗎?” 馬文升眼睛轉了轉,不知道應該說有還是沒有。 朱厚照沒繼續說話,只是看著眼前的這幾人。 他不是很明白馬文升的意思,抓貪腐無所謂,京察就是幹這個的,但是你抓這麼多張鶴齡的族人幹什麼,我不信只有他們貪腐,京城兩萬多武官呢,就盯著這些人? 而且還是在自己大婚前期就把京察結果交上來,但是朱厚照想到這裡的時候就把自己的想法否決了。 雖然皇帝大婚會大赦天下,但是官吏貪汙卻不在大赦天下的條款之中。 因為大赦天下都會有限制條款,比如十惡不赦,就是以謀反開頭的十大罪行,還有貪官汙吏都不在赦免之中。 那馬文升是為了什麼呢? 朱厚照一時間毫無頭緒,不過他有自己的辦法,因為他本身就不想在這個時間段結束京察,而且監察院還在繼續,他以不變應萬變,只要不結束京察,他們想什麼都沒有用。 “馬卿現在把這個遞上來,是什麼意思?” 馬文升義正言辭的說道:“陛下,此次京察查處的人員,已經跟弘治年間三次京察的總人數相差無幾,此次京察已經是弘治十七年改革京察以來最嚴格的一次,臣在京察堂審中,已是對犯法官員從嚴處罰。” 朱厚照好想指著馬文升的鼻子臭罵一頓,可是又不能直接罵。 馬文升說的對嗎? 對!但是不全對。 今年朱厚照開的京察,確實是弘治十七年改革之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