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裡有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長時間在技改一線忙碌,讓徐輝和蔣國新疲憊不堪,這一切方翰民都看在眼裡,現在新工藝已經在一車間正式投產,而編寫工藝改造的書面彙報材料,是一項可松可緊的任務,所以,他想讓兩位助手在家休息一星期。 技術科的人從一車間撤離後的第五天,上午九點左右,方翰民桌上的電話突然響起急促的鈴聲,他順手接了起來,“這裡是技術科,請問你是哪位?” “方科長,我是一車間老韓,請你過來看看吧。” “韓工,有什麼事嗎?” “我們也說不清楚,你來看看就知道了。” 方翰民不敢怠慢,放下電話,馬上起身往一車間辦公室奔去,到了那裡,他推門而入,見老韓手裡拿著幾張檢測報告,老蘇坐在對面陰沉著臉。 “怎麼回事?”方翰民進屋便問。 “方科長,你先坐下,看看這幾批產品的質檢報告。”老韓招呼道。 在旁邊的長條椅坐下來,方翰民從老韓手裡接過檢測報告單,仔細檢視上面的各項監測指標,發現最近三批產品含量沒達標,“這是怎麼回事?你們查詢原因了嗎?” 車間主任老蘇懶洋洋地說:“查詢過了,我們沒找到原因,才把你找過來看看。” 既然如此,方翰民覺得跟蘇文權和老韓沒啥可說的,他倆又不在生產一線,還不如親自去車間的各崗位轉轉,看看這幾天究竟發生了什麼。 方翰民來到第二生產單元,他不動聲色地從一號崗位檢視到八號崗位,工人們的操作看不出什麼問題,他又依次檢視每個崗位的操作記錄,結果,在結晶崗位,方翰民發現降溫冷卻時間跟工藝規程的要求不一樣。 找到當班班長,方翰民指著操作記錄,又翻出操作規程的有關條款,“你看看這符合規程要求嗎?” “這......,跟規程是不一樣,不光我們班,所有班組都是這麼做的。”班長撓著頭髮承認。 “你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我們也沒辦法,上面要求我們這麼做。” “上面?上面誰要求這麼做?” “車間主任指示我們,把降溫速度調整到跟以前一樣,每個班組都按他的要求做了。” “你是說車間主任老蘇要求你們這麼做的?當著他的面,你也敢這麼說嗎?”方翰民感到不可思議。 “就是他讓我們延長降溫時間,當著他的面有啥不敢承認的?這話本來就是他說的。” “好,那我告訴你,從現在開始,把降溫時間改回來,還按照工藝規程的要求操作。” “這......,能行嗎?要是蘇主任知道怎麼辦?” “你放心,他知道了也得按工藝規程辦。” 方翰民又去了其他生產單元的結晶崗位,發現了完全相同的錯誤,他一一作了糾正。 儘管對老蘇的瞎指揮很生氣,因為找到了問題所在,方翰民總算感到一絲欣慰,但這件事必須當面跟一車間的兩位領導講清楚,他返回一車間辦公室,技術員老韓見面就問:“找到原因了?” 方翰民沒有急於回答,而是拿出一份操作規程和一份操作記錄,翻到相關頁碼,遞給老韓,“你看看這個吧。” 老韓不明其意,一邊接過方翰民遞過來的東西,一邊看著他,“這個......是什麼意思?” “你先看看,看完就知道了。” 老韓仔細看著操作規程和操作記錄上的內容,反覆比較了半天,終於發現問題,“降溫時間不一樣,這有什麼問題嗎?” “當然有問題,降溫時間太長,也就是結晶速度太慢,晶體顆粒變大,必然裹挾更多的雜質,最終影響產品純度。”方翰民分析道。 老韓點頭贊同,“嗯,是這個道理,可是......” 方翰民搶過話茬,“可是,車間工人怎麼敢隨便更改工藝條件?” “是啊,操作規程寫的清清楚楚,操作工怎麼可以隨便更改呢?這件事必須嚴肅對待!” 方翰民掃了一眼坐在老韓對桌,一直沒有說話的車間主任蘇文權,“如果沒有領導發話,工人們哪敢隨便更改工藝條件!是吧?蘇主任。” 剛才還把自己當局外人,突然聽見方翰民問話,老蘇怔怔地說:“什麼?誰發話了?” “我剛才去車間各崗位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