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趕集 (第1/2頁)
醉臥美女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003年1月26日,星期天,農曆十二月二十四,南方小年。
小年,中國傳統節日,也稱“交年節”、“灶神節”、“祭灶節”等。小年的民俗活動主要有掃塵、祭灶等。中國幅員遼闊,各地風俗有很大的差異,由於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南方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四,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小年日期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地區小年日期是除夕。
小年通常被視為忙年的開始,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等,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達了人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祭灶在我國民間有幾千年歷史了,是中國百姓對“衣食有餘”夢想追求的反映。
回到家裡,楊林想放鬆一下,早上睡個懶覺。
楊林從中年重生回來,深知能睡著覺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前世四十多歲時,楊林經常晚上整宿整宿地睡不好,腦子裡不知道在想些什麼,就是沒有睡意。
可是母親周秀蓮不給他這樣的機會,早上六點多一點,就把他從溫暖的被窩裡叫起來。
匆匆洗好臉刷好牙,楊林就被母親拉著出門了。
跨上五六年前買的二八大槓腳踏車,楊林載著母親往鄉里街上騎去。
此時天才亮沒多久,通往鄉里的路上已經有不少趕集的人或步行或騎車,還有少部分人騎著摩托車往街上趕去。
這個時候,四個輪子的汽車在這裡極為罕見,而電動腳踏車則還沒有普及到農村地區來。
還要再過幾年,這裡會興起一種拉客的三輪摩托車,平時只要花上一塊錢就能從村裡坐到鄉里街上,過年的時候則會漲到兩塊。
道路崎嶇,又載了一個人,楊林花了差不多半個小時才騎到街上,比他跑步的速度都要慢。
此時街上道路兩旁已經有很多商販擺好攤子開始叫賣了,而前來採購的人則更多,並且還有更多的人從四面八方往這裡湧來,如果時間晚了的話,將會被擠得路都走不動,這也是母親一大早就拉著他過來的原因。
在母親面前,楊林只需要推著腳踏車跟著就行,無需他去與商販討價還價、分辨商品的好壞合適與否。
這輛腳踏車算是楊林家裡值錢的幾個大件之一了,他可不敢像別人那樣存放在熟人的店鋪門前。
人家也要做生意,不可能時刻給你盯著腳踏車。而這個時候的竊賊還是很多的,特別是年底,很多在外沒有賺到錢的年輕人,回到家裡就動起了歪心思。
前世楊林畢業後的第一年,高高興興地買了一輛嶄新的建設摩托車,誰成想,第三天就被偷了。
當時也是去趕集,離他家更近一些的另一個鄉里街上趕集,一時大意,將車子和別人一樣停放在一個熟人的店鋪前,然後等到買完東西回來就傻眼了,摩托車找不到了。
後來還是伯母帶著他到那個鄉的派出所去報案,接報的民警問了幾個問題後就叫他回去等訊息,這一等就是十幾二十來年。
其實楊林當時就已經做好了找不回來的心理準備,誰知道基層派出所這麼不靠譜,找不到也就算了,連個資訊都不反饋一下,他那時好歹也是一個部隊軍官了,可想而知,如果是普通人的話,應該不會比他的待遇更好。
集市上賣的東西品類極其有限,主要是各種新鮮蔬菜、雞鴨魚肉蝦鱉、種類不多的水果、便宜的衣服鞋襪以及質劣價不廉日常生活用品。
這裡的東西,除了蔬菜、雞鴨魚肉等吃的,基本沒有可以入楊林眼睛的,但農村人就是這樣的生活環境,在這裡只能買到這些東西。
農民辛苦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