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設立女官 (第1/2頁)
言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半年時間裡,女學的話題熱度不減反增,汴京城內幾乎人人都知道當今皇后與一眾官眷貴婦忙著張羅開學堂,什麼賞花品茶之類的閒情雅緻都被放到了一邊。
“你聽說了嗎?城西劉員外也讓他家女兒去上女學了……”
“我聽城東張侍郎府家的採買媽媽說,她家嫡出的小娘子也鬧著要去,都好幾天沒吃東西了。”
“這女學堂到底是學些什麼,怎麼我看京中的貴女們都瘋了一般往裡擠?”
“我們這些人哪能知道官宦人家小姐是怎麼想的……”
女學之風逐漸從朝堂官員的家眷吹到了民間,引起了一番熱議。
皇后李純妍瞧著女學的規模越來越大,卻只有她與宮中幾位妃嬪忙來忙去,頓覺人手不夠,為此她特意找到柴宗訓想向他借些人手。
“皇后,這半年來,你覺得興女學之效如何?”
“回陛下,宮中妃嬪與眾多官眷從前只知道插花品香,一些有能力的不外乎就是打理家中庶務。現下,她們接觸了許多從前沒有機會接觸的東西,也算是開了眼界了,就連陛下即位以來的新制改革也能說上幾句。”
這半年來,李純妍忙著興女學之事,幾乎沒有停歇,人看著也憔悴了不少。
“朕有意從首批女學中選拔一些有作為的官眷,擔任女官,為皇后分擔一些壓力,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純妍沒想到,自己還沒開口,柴宗訓就提前為她安排好了下一步。她本想向柴宗訓“借”幾名官員來協調女學之事。但仔細一想若是男子恐多有不便之處,沒料到柴宗訓竟然提出要選拔女官來打理女學之事,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明確的女官制度,數劉宋一朝訂立得最為具體。宋明帝劉彧就曾仿照著中央官職制度,在內宮建立了女官制度。隋文帝楊堅即位後,對歷代女官制度也作了揚棄性的調整,上設嬪三人,世婦九人,掌教四德、賓客祭祀;女御三十八人,掌女工絲枲。下設六部、六司、六典三級機構,總掌宮廷事務。
但歷代女官一般都具有嬪妃的身份,只要君主有閒情逸致,就可以和她們任意交歡。且女官一般不允許拋頭露面,但才華橫溢者除外。唐代中期宋氏五姐妹就以才學蜚聲於當時,被德宗召入禁中,授以官職。其中宋若昭就曾歷仕三朝,人皆稱先生,皇親國戚相見都要向她行以師禮。
柴宗訓深知,女子在政治常態下是不被允許參政的。但當君主無視這一原則時,便會對她們取消限制,甚至授予要務及要職,這就需要考驗君主的智慧。
在歷史上職位最高的女官,大約是北齊的陸大姬,她就曾官拜侍中(宰相),權勢煊赫。唐時上官婉兒也是個人物,她文才頗高,且熟諳政務,受到中宗重用,專掌君主檔案,百官奏事也多由她裁決。
但歷朝歷代的女官制度是非常畸形的制度,它並不是國家的工具,而是君主手中的玩物。柴宗訓想做的就是是將女官制度,以律法的方式定下來,成為大周政治制度的一部分。
不過,這一想法肯定會觸及大部分男子的利益,他們寒窗苦讀、沙場建功,憑什麼要將權位讓於女子。
柴宗訓思慮了很久,想著不如另外再設立一套女官制度,讓其與當前大周的政治制度並駕齊驅,往後再逐漸將二者融合為一套制度,興許百官的反對意見就不會如此之大。
柴宗訓的這一想法,李純妍當然百分之百支援,如此一來想必會有更多有才的女子加入到女學的隊伍中來,長此以往必然可以透過教育一途大力提升女子的地位。
“臣妾自然贊成,但百官可能會有異議,陛下又該如何面對他們的詰難?”
“此事皇后就不必擔心了,朕自有法子應對。”
柴宗訓之所以選擇在半年後才